第11章 立威弘德,宽严并济
A+ A-

  (上一章不知怎么回事,本来好好的,改个错字又被审核了,离谱,以后审核的章节遇到错字都不敢改了……)

  朱翊钧继续道:“冯保这几日开始查抄陈洪孟冲的家,搜寻他们的罪证,相信几日之后,就能得见分晓。”

  李贵妃叹了口气:“娘并非完全不通世情,只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底下的人,哪个能一点私心都没有?强让他们如圣人般,谁还肯用心办差。

  你看那海瑞清名极高,但是有几人是他的朋友?遇到事情后,他能依靠谁?

  如今你刚刚登位,不宜大动干戈,以免人人自危。只惩处陈洪、孟冲一党,让其他人警醒收敛,就是了。”

  “娘亲教训的是。”朱翊钧低头拱手。

  这些道理他怎会不懂,只是顽固污渍要用大力,革除旧弊要出重拳,这也妥协那也妥协,什么事情都办不下去。

  “儿子当然知道不宜动作太大,但是父皇新丧,高拱有跋扈之心,难道内廷里,就没有奴大欺主的?

  娘正可借着这个机会,查查账册,整肃内廷上下,让他们别忘了敬畏之心。谁敢仗着年纪大,有微末功劳,就违背法度的,都该撤下!

  宽严相济,如此才好。”

  李贵妃转念一想,觉得有理。更不好打击小皇帝的进取心,遂道:“银鱼厂之事,就依你之言,改经办为采买吧。”

  朱翊钧一喜。

  用后世的话讲,这就等于是把人员臃肿,日常亏损严重,且打着上面旗号,胡作非为的事业/单位,改成自负盈亏的地方企业。

  虽然勉强还披着一层“皇商”的皮肤,总比过去要好很多。

  银鱼厂只负责为天家提供津地特产小银鱼,朝堂上的影响,地方上的波及范围都不算大。

  万一闹出事,能够快速的就近处理。

  是朱翊钧看中的绝佳革新试点。

  他也担心像崇祯一般,开除驿站人员,逼出一个李自成。

  说到最后,李贵妃已然同意了他裁减菜品、革新膳食制度的建议。

  朱翊钧不吝夸赞道:“娘亲此举大善,俭以养德,世人得知此事后,都会盛赞娘亲的贤德,菩萨佛祖也会欢喜的。”

  “好了好了,我儿该用功读书了。”

  李贵妃催促一声,赶朱翊钧离开。

  她突然有点恐慌,担心儿子又想出什么新点子,折腾自己。

  李贵妃在心中默默祈祷:“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们母子几个,近几日变动太大,还是让我歇一歇吧……”

  “娘,哥哥……”

  朱翊钧正准备离开,就看到一个小胖墩颠儿颠儿的跨过门槛,跑进殿内。

  后面紧跟着几名宦官宫娥,紧张兮兮,生怕他摔倒。

  “娘娘恕罪,小爷吵闹着非要过来,奴婢们不敢阻拦……”

  李贵妃心情愉悦的摆了摆手:“好了,没你们的事。”

  “镠儿,今天乖不乖……”

  她将小胖墩抱了起来,溺爱的说着。

  朱翊钧知道,这是自己的同母胞弟,潞王朱翊镠。

  历史上的他,极得李贵妃和万历帝的宠爱,他的婚礼甚至比万历自己的都奢侈,还挪用了九边的军费。

  当然,这一次,一定从简操办。

  “弟弟吃这个。”

  朱翊钧递过去一条灯芯糕。

  “谢谢哥哥。”

  朱翊镠乖巧的接过,慢慢啃着,含糊不清的说:“哥哥这几日怎么不找我玩了。”

  他只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还不知道长兄登位称帝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哥哥现在是皇帝了,要忙着用功读书,学习治国,没多少时间陪你玩了。”朱翊钧笑呵呵回应。

  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放松下来。

  自穿越以来,这几天朱翊钧的神经一直都紧绷的很,生怕哪里出现纰漏,惹得李贵妃不快。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一点权力,再被夺走。

  他这个小皇帝当的,如履薄冰。

  或许是共同血脉带来的影响,或许是小孩子心思单纯,让自己放下了戒备。

  朱翊钧笑道:“娘亲不妨让几个妹妹都过来,儿子这几天总是想着国事,也想放松一下。”

  明代公主虽然由生母抚养,但是李贵妃最关心的还是两个儿子,这才是她一生荣华的关键!

  至于三个女儿,通通交给保姆照看。

  长女寿阳公主寿不到三十,次女永宁公主嫁给了一个痨病鬼,大婚后不过两个月便告身亡。

  只有小女瑞安公主长寿,活到了崇祯时期。

  她若真的关心女儿,就不会被冯保蒙骗,让永宁公主所托非人,生活不幸了。

  朱翊钧既知道这些,自然不会再让悲剧重演。

  公主没有威胁自己权力的可能,在生活上可以稍加放松,以此作为变革儒学礼教的一个立足点。

  说一阵闲话,朱翊钧回到书房,打开《春秋》,目光落到第一页上——郑伯克段于鄢!

  眼神在这一句上停留片刻,潞王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但更不能任由他将来祸害地方百姓。

  好在如今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十几年后才会离京就藩。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育,对藩王制度做出调整。

  诏狱,阴森晦暗。

  火光下,人的身影扭曲变形,如同张牙舞爪的恶鬼。

  “冯保,你不得好死!”

  牢房中,传出一声声凄厉的喊叫。

  陈洪白胖的身上,多出许多鞭痕。

  一旁的孟冲恨声道:“冯老公公,我等恶了娘娘,已经失了势,再也威胁不到你,你何必这样赶尽杀绝!”

  冯保撇了一眼,不屑道:“别急,等下就轮到你了。”

  “你这个疯子!”

  陈洪孟冲本是服侍皇帝的大太监,身家丰厚,在京城置办了几处私宅。

  就算被罢了职,也不用住在廊下家,和小太监们挤在一起。

  他们可以悠闲的享受老年时光,死后,还能得到翰林甚至阁老们书写墓志铭,日子过的好不惬意。

  没想到冯保突然带着东厂番子闯了进来,把他们抓到诏狱。

  什么都不说,一上来先每人三十下杀威鞭。

  “放过我吧……”骂了一阵,陈洪再度求饶。

  “放了你们,谁能放过我?”冯保幽幽道,他的面庞在火光的的照耀下,阴晴不定。

  “要怪罪,别怪咱家,都得怪你们自己。谁让你们为了争宠,胡乱进献虎狼之药,折腾先帝老爷的身子。万岁爷看不过眼,记恨上了,指明要定你们的罪,抄你们的家!”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万岁爷年纪那般小,怎会如此狠辣,定是你这个狗才教唆的……”

  “哼,还敢顶嘴,给咱家狠狠的打!”

  又是一阵子的哀嚎声后,冯保平静道:“照理说,我顾念着自己的身后事,不该这般对你们。奈何万岁爷有令在前,你们乖乖的把自己这些年积蓄的金银,书画,珠宝,玉器……乃至田地,乖乖招出来,咱家就放了你们,让你们去天寿山,给先帝老爷守陵。日子苦一点,终究还能保住性命。”

  “我招我招,莫要让咱家挨鞭子了。”

  陈洪痛的鼻涕眼泪都下来了。

  “我不信!”

  孟冲比陈洪硬气许多,但是在看到即将贴到自己身上的黑红烙铁后,他的裤子颜色变深,散发出一阵腥臭的气味。

  “等一下,等一下!我慢慢说……”

  “早这样不就好了。”

  就在他们招出家藏后,冯保看着单子,笑眯眯道:“放心,这次是万岁爷亲自关照的,咱家是一个大子都不敢拿,都会收进内帑,就当是你们给万岁爷的一片孝心了。”

  陈洪虚弱道:“冯公公,咱家这点余财都交代了,放了我们吧。”

  “别急,万岁爷还有个问题要问。平日里,都有谁打着宫里的旗号,强购菜肉,欺压百姓,是不是你统属的那些小阉?”

  “这种小事,咱家哪会在意。”

  招招手,鞭子再度高高举起……

  “冯保,你不是人!”

  ……

  不知过了多久,冯保终于从诏狱中走了出来。

  诏狱虽然归属锦衣卫管辖,但是在明代大多数时候,锦衣卫都在东厂之下。东厂抓了人,直接往这里一塞,锦衣卫连管都不敢管。

  “嘿嘿,冯公公辛苦,请喝茶。”锦衣卫指挥佥事讨好道。

  冯保接过茶喝了一口,点点头,坐进轿子,在夜色下慢慢离开。

  夜晚,高府。

  “老爷,吃口饭吧。”

  书房,高拱静静的坐着,一动不动。

  桌案前,摆放着几盘饭菜。

  “已经一天了,您回来后就没喝过一口水,吃过一点东西,身体哪受得住。”

  高拱眼神飘忽,根本没听老仆高忠说了什么。

  他的心思,依然在今天上午的左顺门上。

  出门前还是意气风发的帝国宰辅,回来后,已经从天上贬到凡尘。

  “老爷,张阁老来了。”

  又一仆人赶忙前来报信,高拱的眼神终于出现变化。

  “肃卿,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张居正忙了一天,终于得空,他没有回家,而是选择敲开高拱的家门。

  两人地位相近,志趣相投。

  虽然政斗,仍是通家之好。

  张居正来到高拱家,根本不用等待通传。他在仆人的带领下,直接进入书房。

  他一见高拱,大为惊讶,只过去了半天,高拱仿佛已经衰老了几十岁。

  如今高拱年方六十,正是政治家年富力强的年纪,在权力的加持下,平时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如同壮汉。

  但是现在看来,就好像八九十岁的干枯老者。

  高拱声音嘶哑,有气无力道:“荆人,你是来看我笑话的吗。还记得上一次,你穿着亵衣来求饶,不过几个月,形势大变,是我大败亏输了。”

  “都这个时候了,何必在做口舌之争。”张居正失笑,转头对仆人道,“再弄些饭菜,我也饿了。”

  “哼,”高拱仿佛逐渐恢复了生机,“我性子日常如此,两宫都是知道的,如果没有小人教唆,怎么会突然降罪,你敢说和你没有关系?上一次曹大……”

  张居正拍案:“陈以勤,李春芳,赵贞吉,殷士儋……哪个不是被你逼走的?难道让我一直做你的应声虫,或者等你把我也赶走吗!”

  “你敢应下就好,“高拱冷笑:“只盼着你当上首辅后,别忘了我们当日之誓,革新以除旧弊,变法以挽危局!别学严嵩徐阶,庸碌无为的废物……”

  “徐老先生当年稳定朝堂,也是有功劳的。”

  “何必替他说话,当年他在京开讲,宣扬心学的时候,你不也私下和我一起骂过,表面却恭维他……没想到,让华亭那个老家伙看我笑话了。”

  张居正不语,等仆人端上来饭菜后,静静吃了起来。

  高拱看了半天,忽地也端起饭碗,吃起午晚饭。

  等两人喝起了餐后热茶,高拱神色落寞,气息再度萎靡:“叔大,我到辽东,不知还有没有回来的一天。皇帝还小,什么都不懂,国事就托付给你了。”

  张居正摇头道:“肃卿慎言,你小看当今圣上了!

  平日里你言语无状,得罪的人难道还少?隆庆初年那一次,为什么徐老先生一动手,五府六部皆上疏,联名弹劾你?”

  “当初葛守礼可没有签名,户部上的是白头疏!”高拱自傲,“还是有明眼人的。”

  张居正翻了个白眼:“这次你也是一样,出言蔑视圣上,难道两宫能够高兴?她们本要让你回新郑老家,再没有复起的机会。

  是圣上觉得你还有用,才贬到辽东。希望你能改改自己的脾气,在辽东探查民情,以备将来。”

  “辽东有什么好备将来的,多少年了,不过是女直人和蒙古人。”高拱不以为意。

  他署理全国军政,目光不只盯着一个都司,而是两京一十三省。

  张居正没好气道:“亏你还管过兵事,这十几年,死了几个总兵?西边鞑靼土蛮汗,东边建州王杲,哪一个是好相与的。”

  高拱叹息一声:“辽东不好轻动,自我朝开国起,多次移民固边,至今仍然不稳,为何?

  周边皆是蛮夷,就算百姓不收税赋,也要承担更加繁重的劳役,以备军事。

  加上天候远不如江南,多有逃亡南归之人,两百多年了,还不如云贵稳固。”

  “要不然,圣上为何要你过去?圣上今日反对同俺答和议,蔑视两宋,显然是有奋武之心的。”

  张居正放下茶杯,“上一次清理辽东周遭,犁庭扫穴,还是成化年宪庙旧事,如今已有百年。附近部族,多有不臣之心,是时候再来一次了!”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张居正中暑了,不如我们…… 第2章 首辅高拱要造反 第3章 包藏祸心 第4章 权力让人上瘾 第5章 不能学弱宋 第6章 为王安石翻案 第7章 变法革新第一令! 第8章 苦一苦先帝,骂名我来担 第9章 四菜一汤 第10章 鱼都臭了 第11章 立威弘德,宽严并济 第12章 当今圣上有大帝之资 第13章 酒色财气 第14章 皇帝的寿命 第15章 快请李时珍! vip 第16章 说话管用就是权力 vip 第17章 初入内阁 vip 第18章 敲打 vip 第19章 尊号 vip 第20章 君子和而不同 vip 第21章 反对我的都给一百万 vip 第22章 下雨天留客天 vip 第23章 皇帝的课表 vip 第24章 给高拱的信 vip 第25章 高拱离京 vip 第26章 废漕改海 vip 第27章 节约的目的 vip 第28章 孤儿军 vip 第29章 为胡宗宪鸣冤 vip 第30章 司法的意义 vip 第31章 好太监,坏太监。 vip 第32章 大老虎张宏 vip 第33章 京察,启动! vip 第34章 考成法 vip 第35章 不配当总宪 vip 第36章 起居注和《万历会计录》 vip 第37章 户部弊病 vip 第38章 阁部之争 vip 第39章 富贵长久 vip 第40章 荷花案 vip 第41章 秉公办案 vip 第42章 无名侦探朱翊钧 vip 第43章 封路 vip 第44章 杀鸡就用牛刀 vip 第45章 北京疑似过于城市化了 vip 第46章 结案 vip 第47章 上架感言 vip 第48章 清汤大老爷 vip 第49章 造大船,闯大海 vip 第50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vip 第51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 vip 第52章 戚继光的威名 vip 第53章 大象牌烟草公司 vip 第54章 大象外交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