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能学弱宋
A+ A-

  “张阁老昨天刚从万寿山回来,就请了病假,说是中暑呕吐。”

  高拱忙于国政,给事中韩楫他们专门负责风闻奏事,消息反倒更加灵通。

  “我说他昨天怎么没有来,”高拱点头:“这两日天热,他探查陵位,要走山路,想必吃了不少苦,就让他好好在家休息吧。”

  “不止如此,昨个圣上听闻后,还亲自煮了一碗绿豆解暑汤,派人送了过去。这可是国朝从未听闻的殊荣啊……”

  “皇上亲自煮汤,赐给叔大?”

  高拱不禁吃味,气哼哼道:“他倒是好命,连我都未曾喝过。”

  高拱和隆庆相交多年,感情深厚,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当今圣上仁德聪慧,懂得体恤臣下,是我等之福。”高拱遥遥向着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语气酸溜溜的。

  “都是玄翁教导有方,当年大行皇帝居潜邸,当今圣上居东宫时,都由玄翁讲读经义。辅佐两朝,我皇明再兴,全赖玄翁之功……”

  一通马屁,听得高拱熏熏然,暂时抛却小小不快。

  他径直走到会极门前,冲一个小黄门随意道:“除了内阁两个生病的,五府六部的人已经来齐。圣上有什么旨意,就颁吧,别让大家在这里枯等。”

  小黄门打量一眼高拱,皮笑肉不笑道:“这次宣旨少不了张阁老,已经派人去请他了。高元辅,咱家心善,劝您还是多等一等,最后再看看这宫里的景色吧。”

  “你什么意思?”

  高拱听的莫名其妙,心头顿时火冒三丈,什么东西,也敢和自己阴阳怪气?

  还没等他发作,便看到了张居正,他在几人的搀扶下,缓步通过宫门,走了过来。

  “叔大,身体如何。”

  高拱走了几步,表示关切。

  “有劳元辅挂念,已经没有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张居正脸色有点苍白,气息不稳,颌下长须随微风飘动。

  “子象已经病卧在床,你可不能再病了,不然内阁里只有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在隆庆因病驾崩之后,高仪也跟着病倒,一直没来内阁理事,高拱都已经习惯了。

  “你比我小十几岁呢,身体本该比我好才是。听闻圣上昨天亲自做汤赐与你,不要辜负了圣上的一片心意。

  今日正要劝谏圣上锄奸,我们齐心铲除冯保。今日群臣齐聚,公理人心,优势在我!”

  张居正嘴角挤出个笑容,勉强应是。

  高拱只当他身体还没好,不以为意。

  见人已齐整,按序站好。

  小黄门这才派人通报,片刻后,冯保等太监走出会极门,在他身旁,则是捧着圣旨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臻。

  见圣旨出,众官齐跪。

  高拱看见冯保一脸得意的模样,心中不爽。

  无奈圣旨在前,只能随众跪下。

  他只待颁布旨意后,直言面圣,规劝皇上赶走冯保!

  “张老先生接旨意。”

  高拱一愣,看向张居正,自己才是内阁首辅,吏部天官,怎么能让次辅接旨?

  张居正没有去看高拱,只是行礼接旨。

  王臻捧着圣旨,缓缓宣读:

  “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说与内阁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员:

  我大行皇帝宾天先一日,召内阁三臣在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亲受遗嘱,说东宫年小,要你们辅佐。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

  高拱贬谪辽东,免去冠带,以敬效尤。你每大臣受国家厚恩,当思竭忠报主,如何只阿附权臣,篾视幼主,姑且不究。今后都要洗心涤虑,用心辨事,如再有这等的处以典刑。”

  听到一半的时候,高拱就已经呆住了,究竟发生了什么?

  等听完了全部旨意,他已经浑身瘫软,没有了力气。

  多年的重臣首辅,一朝罢免,连官身都被剥夺。

  此事毫无先机,众人皆惊骇莫名,互相对视,脸上都带有几分不敢置信。

  皇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乱命,乱命臣可以不受……”高拱喃喃。

  “高元辅起来吧……啊不,现在已经不是首辅了。”

  冯保笑眯眯的走上前,居高临下的俯视高拱,享受这难得的胜利。

  能亲眼看到高拱这副模样,简直比三伏天吃上一碗冰渴水,还要令人舒爽。

  高拱怒视冯保,恨声道:“一定是你,是你蛊惑了圣上!我刚劝圣上勤政奋发,驱逐你这等奸佞,振兴国家。没想到转头就遭到了报复,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不要这般难看,给自己留几分体面吧。万岁爷还有口谕,要你闭门思过,整理行装,待到除服日,启程离京。”

  冯保一个眼神,两个锦衣卫走上前去,摘去高拱头顶乌纱,将他搀扶起来,拖出午门。

  “玄翁……”

  给事中程文等人,茫然无措,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他这等言官,攻击力强,但品级不够,完全应对不了当前局势。

  哪怕五府六部的尚书寺卿,都在心中感慨自身的无力,涌起了一股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伤感。

  终于打倒大敌,冯保心头畅快,他环视其余重臣,觉得无人是自己敌手。

  “我等该上疏圣上,辨明此事,为元辅伸冤!”

  韩楫终于反应过来,他顾不得失礼,高声呼喊,“阁老,诸位部堂,此事不能就这样了事。堂堂首辅一言而免,如同儿戏,以后谁还能安心做事?”

  程文等人也反应过来,连声支援。

  诸大臣心动,开始商议该联合上一道总疏,还是六部各上一道……

  冯保不屑,你们就算上一百道奏疏,也没有用!

  享受了一阵难得的胜利,冯保再次开口,朗声道:“万岁口谕,着令张居正掌内阁,即刻入文华殿觐见。”

  张居正行礼接旨。

  见张居正要进去面圣,纷纷拦住他,要他同圣上当面讲述清楚。

  张居正咳咳两声,虚弱拱手道:“诸位同僚宽心,我定会将此事禀明圣上,不让元辅受到委屈……”

  “有劳阁老……”

  众人见张居正病成这样,还要强撑着身体,为高拱伸冤,无不感动。

  在两个小黄门的搀扶下,张居正缓步走进会极门。

  再一次走向文华殿,此刻他的心境与往日迥然不同。

  骤登首辅之位,张居正发现自己的心中,竟然没有多少喜意。

  往日自己只是次辅,理政做事,都有高拱顶在前头。

  高拱虽然为人霸道了一些,但是两人志趣相投,当他是同行路上的老大哥,而非针锋相对的死敌。

  只是高拱的性情太过刚硬,不能容人,接连赶走多名阁臣。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渐渐有了许多分歧,张居正担心下一个被赶走的就是自己。

  对比已经年近六十的高拱,他还年轻,才四十多岁,对这个国家,心中存有属于自己的宏伟蓝图,怎会甘心枯等受戮?

  更何况,他本无心出手。

  只是高拱自己心直口快,落人口舌,行事无状,多次招惹两宫不满,自己还不知道。

  对比冯保这个主动推手,他最多是知道前情,冷眼旁观,没有把冯保的阴谋告知高拱。

  就算提前告知,以高拱的脾气,说不定还会仗着自己老臣的身份,大闹一场,结果只怕会变得更加糟糕。

  如今去掉高拱,终于能按自己的心意,进一步革新变法。

  趁着皇帝年幼,尚未亲政,国家就在自己手中。

  张居正扭头看了一眼内阁所在的方位,他的脚步,都不由得轻快了几分。

  只是想到昨日冯保写给他的信,张居正暗自警醒,皇帝这等年纪,就能想到权力制衡,要职分派多人,只怕他比其祖更加早慧,不能当成寻常的十岁孩童。

  高拱就是疏忽大意,吃亏在这一点上,自己一定要谨记在心!

  会极门距离文华殿很近,片刻后,张居正进殿,面圣行礼。

  朱翊钧仔细打量张居正,见他一脸病容,吩咐道:“给先生赐座,因父陵寝事,中暑辛苦了。”

  张居正没有落座,说到昨日御赐圣上亲自熬煮的绿豆解暑汤一事,再次行礼谢恩:“臣叨受先帝厚恩,亲承顾命,不敢不尽忠竭力,以图报恩。今日又承圣上之恩德,感激涕零。”

  “朕并非刻薄寡恩之人,有功当赏,有过该罚,以后用心理事就是。”

  说到惩罚,张居正道:“禀名圣上,高拱或有小错,多半是无心之失,罚俸即可,今日将他贬谪离京,众臣实在惶恐,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朱翊钧摇头:“高拱贵为首辅,忘了礼数。他行事跋扈,出言轻视朕,使两宫惊惧。朕虽有胸襟能容,但出于孝道,安抚两宫,不得不加以重惩。”

  他说这话,是给将来召回高拱,做个铺垫。

  张居正没有觉察出来,以为朱翊钧只是在甩锅。

  有事别找我,去找李贵妃和陈皇后——这点倒是很符合一些小孩子的心理。

  “司天监的人来禀告,说昨晚东北方向有苍白气,如一道白虹,许久未散。朕担心辽东有事,本想让高拱回籍闲住,思及边疆,才让他去辽东。在辽东都司治所,辽阳驿当个驿丞。”

  朱翊钧桌案上,正摆着一本《大明一统志》。

  这本正统年间编撰的书籍,是明英宗留下的一份正面遗产。

  它粗略刻画了大明的山脉河流,较为详细的记述了当地的地理形势,重要城池边防等重要建筑,在弘治时期有所增补。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经纬地图,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极为难得,让朱翊钧对当前的辽东形势,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

  桌案一侧,还摆放着些任职辽东的官员档案,地图册籍等。

  他现在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太过粗浅,正如饥似渴的学习了解。

  “朕之前看他有一道奏疏,说是选材应当三途并举,不要只拘泥于进士,纵是吏员,只要做的好,一样应该升迁。

  就按高拱的意思,让他放弃首辅之位,从小吏开始重新做起吧!”

  大明灭亡两大关键,一是辽东异族老奴,二是失业驿卒老李。

  很显然,历经两百余年,这个驿站体系,存在不小的问题。

  朱翊钧对此了解不多,就让高拱亲身体会一下,发现弊病,提前解决。

  考虑到高拱年纪不小了,朱翊钧才没狠下心,让他从最最底层的驿卒开始做起。

  张居正心思复杂,还想再说些什么,又被朱翊钧打断。

  “高拱之事,已成定论,休要再提。”朱翊钧声音一冷,“朕不想说第二遍。”

  张居正顿时停住。

  “高拱之事已定,朕同两宫皆委任先生担当首辅。”

  朱翊钧吸了口气,问道:所以,朕想问一问,先生将如何治国?

  要说真话实话,不要敷衍朕。”

  张居正沉默片刻,站起身,缓声道:“臣本想说,如今国家动荡刚停,本该遵守祖宗旧例,不必改动,圣上只需要节用爱民,讲学亲贤,国家自然能好。

  但是……臣斗胆直言,如今我皇明,危机四伏,若不大改大动,只怕将来国家有丧亡的危险!”

  朱翊钧拍掌赞赏:

  “好,朕要的就是直言!

  唐太宗时有魏征,千古名臣,美名流传至今。朕希望先生不只是朕的房玄龄,杜如晦,也要做魏征!说真话,做实事。

  朕居东宫时,已经听到过一些传闻,心中焦虑不安。

  嘉靖庚戌年,俺答劫掠京郊,与两宫有血海深仇!

  前两年,朕又听闻,朝廷竟然和这群贼寇和议互市!

  朕听说宋时贫弱,才会放下仇恨,对蛮夷卑躬屈膝,没想到我煌煌大明也衰落至此。

  正因此,朕私下苦读史书,思索救国革新之路……”

  ————

  渴水,明代果汁的意思,《本草纲目》桂心,大解暑毒,同茯苓丸服,同蜜作渴水饮。

  张居正《谢召见疏》:本月十九日辰刻,忽闻中使传奉圣旨,宣召臣入。皇上御平台,命臣至宝座前,亲涣玉音云:“先生为父皇陵寝,辛苦受热。”蝴蝶效应,历史开始改变。

  苍白气见《明实录》隆庆六年六月十五,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张居正中暑了,不如我们…… 第2章 首辅高拱要造反 第3章 包藏祸心 第4章 权力让人上瘾 第5章 不能学弱宋 第6章 为王安石翻案 第7章 变法革新第一令! 第8章 苦一苦先帝,骂名我来担 第9章 四菜一汤 第10章 鱼都臭了 第11章 立威弘德,宽严并济 第12章 当今圣上有大帝之资 第13章 酒色财气 第14章 皇帝的寿命 第15章 快请李时珍! vip 第16章 说话管用就是权力 vip 第17章 初入内阁 vip 第18章 敲打 vip 第19章 尊号 vip 第20章 君子和而不同 vip 第21章 反对我的都给一百万 vip 第22章 下雨天留客天 vip 第23章 皇帝的课表 vip 第24章 给高拱的信 vip 第25章 高拱离京 vip 第26章 废漕改海 vip 第27章 节约的目的 vip 第28章 孤儿军 vip 第29章 为胡宗宪鸣冤 vip 第30章 司法的意义 vip 第31章 好太监,坏太监。 vip 第32章 大老虎张宏 vip 第33章 京察,启动! vip 第34章 考成法 vip 第35章 不配当总宪 vip 第36章 起居注和《万历会计录》 vip 第37章 户部弊病 vip 第38章 阁部之争 vip 第39章 富贵长久 vip 第40章 荷花案 vip 第41章 秉公办案 vip 第42章 无名侦探朱翊钧 vip 第43章 封路 vip 第44章 杀鸡就用牛刀 vip 第45章 北京疑似过于城市化了 vip 第46章 结案 vip 第47章 上架感言 vip 第48章 清汤大老爷 vip 第49章 造大船,闯大海 vip 第50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vip 第51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 vip 第52章 戚继光的威名 vip 第53章 大象牌烟草公司 vip 第54章 大象外交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