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四菜一汤
A+ A-

  张居正劝谏道:“臣谨言,海瑞性格过于方直,用得好,为国之利剑,用得不好,则会扰乱朝堂。皇上有心招海瑞回京,臣不敢反对,但需要慎重任用。”

  “朕知道了。”

  朱翊钧点点头,没当回事。

  他当然知道,海瑞不受群臣待见。

  但是海瑞这等名臣,名望极高,只要回到京城,自己善待一番,就能在无形之间给自己加上一层声望。

  俗称蹭热度刷声望,顺手为之。

  而且在他看来,海瑞不应该只是一把双刃剑,应该是一把开山斧。

  两百年的大明,旧弊极多,正需要海瑞这等强直之人勇猛向前。

  海瑞自身有意愿有能力,又足够干净,不怕言官攻击。

  在历史名声加成下,他是朱翊钧少数可以全盘信任的大臣。

  朱翊钧已经让人去吏部调取了海瑞的档案,打算在看过之后,给海瑞写一封亲笔信,以示信重。

  “先生放心,朕让海瑞来京,也要了解一番,才会任用。至于其他在野贤臣,就托付先生等诸卿推举了。”

  朱翊钧以此表达信任,交出部分人事权。

  正事说尽,朱翊钧年纪小,有点累了,他忍不住捂住嘴,打了两个哈欠。

  张居正见此,行礼道:“臣今日见天气依然炎热,望皇上在宫中谨慎起居,节制饮食,以此保养圣体躬安,茂膺万福。”

  朱翊钧知道这是礼节上的套话,意味着今天聊的差不多,该结束了。

  他回了一句:“若有其他事,明日再议。先生近几日辛苦,如旧例,与酒饭帛银。”

  赏赐的白银和纻丝等物不用现在就发,随后自然有人送过去。

  张居正磕头谢恩后离开。

  等张居正走后,朱翊钧晃晃脖子,听到几声咔咔响。

  正襟危坐的坐了半天,就算是上课也该有课间休息了。

  见已经没有外臣,他毫无形象的抻个懒腰,让仪仗离远一点,踱步往宫内走去。

  虽然能乘坐步舆,但他觉得自己还是太胖了,得多走动走动,锻炼身体。

  正好隆庆死的早,他以养生为借口,学五禽戏之类的体操,李贵妃不会反对。

  冯保这时候连忙跟过来,小声赔笑道:“万岁爷今日可真是威风,几句话就拿捏了张阁老,真是比世庙爷爷还要厉害。老奴过去没眼,竟然不晓得万岁爷的厉害……”

  朱翊钧瞥了冯保一眼,不发一言。

  冯保面色一僵,发出两声讪笑。

  他昨夜回到私宅后才琢磨明白,今日见到小皇帝一番作为,更是有了定论。

  小皇帝早慧,心里恐怕早就惦记上自己身为帝皇的威权了,之前只是隐忍不发。

  高拱出言不慎,孩视小皇帝,不管那句话有没有被自己扭曲,都会刺痛小皇帝的自尊心。

  同样,前几天即位大典上,自己僭越的站在小皇帝身边,或还有其他举动,大概也被记了一笔。

  现世报,才几天的功夫,自己和高拱都挨了教训。

  可笑自己当时还没有感觉,只以为自己能够拿捏眼前小孩。

  再往深了想,李贵妃作为母亲,管教的那么严,同样也会被小皇帝记在心里——哪怕是亲生母子,一样会有冲突。

  胳膊拧不过大腿,未来终究是皇帝的!

  好在自己醒悟的快,虽然东厂掌印的位置没了,但是还有机会挽回小皇帝的心。

  要不然,自己就算是有李贵妃做靠山。

  等到五年之后,小皇帝按照年岁大婚亲政,自己就可以找个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甚至等不到五年!

  就凭借小皇帝近几日的表现来看,说不定李贵妃都斗不过他,不知不觉就被夺走大权。

  自己的死期只会更近!

  一想到这,冯保不寒而栗。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早早进宫,想着找机会单独面圣,向小皇帝低头请罪。希望他看在服侍多年的份上,不要太过计较。

  毕竟皇帝还是一个小孩子,只要自己低头顺毛哄,应该就能过这一关。

  没想到早上,小皇帝和李贵妃在一起,之后又召见张居正,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直到此时。

  这种事情可不能拖,冯保咬咬牙,快走几步,啪的跪在朱翊钧的面前,磕头认错。

  “老奴之前不懂礼数,登极仪上有所僭越。平日里,仗着服侍万岁爷日子久了,不知不觉生出些许轻慢之心。今日见高拱被贬辽东,老奴有所醒悟,特来向万岁爷请罪!”

  朱翊钧停下脚步。

  他盯着冯保的后脑勺想了一会,忽然笑道:“大伴何至于此,快快起来。”

  “老奴罪孽深重,心里不安,只求万岁爷责罚。”

  “抬起头来。”

  冯保颤巍巍抬起脑袋,和朱翊钧对视了一眼,随即赶紧低下头。

  朱翊钧幽幽道:“朕听说,宫里其他人,都要叫你一声老祖宗的,今天这样岂不是丢了面子。”

  冯保一个哆嗦,连忙道:“在万岁爷面前,老奴哪有什么面子。什么祖宗不祖宗的,只是我等残缺之人,存个香火念想,胡乱叫的,万岁爷不喜欢,以后老奴不许他们叫了。”

  “无妨,朕不管这种小事……”

  朱翊钧抬头看天,红墙所限,他所能看到的,只有这么一片天。

  同大明的广袤国土和这个世界相比,何等狭小!

  因为自己年岁还小,无力突破这层樊笼,只能使用冯保这等阉宦。

  既如此,冯保能用,还得用。

  “好了,起来吧。朕之前去了你的东厂之权,已经过去了。”

  见冯保还是不敢动,朱翊钧的声音变得严厉,“难道还要朕亲自搀扶你起来?”

  “老奴不敢。”

  冯保连忙起身。

  朱翊钧笑道:“都过去了,以后你用心办差就是。”

  “老奴遵旨,但凭万岁爷吩咐。”

  冯保心中松一口气,有些话不用说的太透,自己这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

  他想了想,又试探问道:“关于万岁爷让老奴去查陈洪孟冲他们的事,老奴愚笨,吃不准该查到什么程度,再向万岁爷求个旨意。”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朕听闻,他们给父皇进献龙虎药,伤了父皇圣体,罪无可恕。因讨得父皇欢心,得了在元宵时办鳌山灯等事的差事,借机会揽了不少银子,还在外置办了私宅,蓄养奴仆。其亲族仗着势大,做下许多不法事……”

  冯保听得胆战心惊,不知是谁向小皇帝打的小报告。

  按这些追查下去,都够夷三族的了!

  “朕念及他们与父皇有旧,只追索贪来的财物田土,查处其族人的不法事。至于他们俩,去天寿山陪父皇,在那守陵吧。”

  冯保记下了,这是小皇帝在划线。

  “老奴遵旨。”

  “对了。”

  朱翊钧忽然想起来一事:“朕以前听说,查抄严嵩家的时候,有人趁机隐瞒数目,贪下金银,没有全部呈报给父皇。过去太久,朕不好追查,但这一次,大伴你好好督办,不要让手下人做出类似事。”

  冯保一惊,忙赌咒发誓,绝对不会放任这种事情发生。

  朱翊钧笑笑,放他离开。

  冯保抄陈洪、孟冲的家,自然会被他人忌惮。

  再怎么干几次,忌惮就会变成嫉恨。

  甚至不用朱翊钧主动出手,自然会有太监站出来,替自己干掉冯保。

  在朱翊钧慢慢走回后宫的空挡,张居正早已走出了左顺门。

  左顺门外,群臣都没有离开,等待消息。

  “叔大,怎么这么久,皇上是怎么说的?”

  吕调阳和张居正最为亲密,最先问道。

  “皇上……”

  张居正见众人都围了上来,而且还都是执掌五府六部的重臣,哪怕自己也不能轻易得罪,他向四周拱了拱手,苦笑道:

  “诸位,仆无能,没有成功劝说皇上改变心意。但是皇上有言,担心辽东有变,才贬元辅到辽阳,以观后效。

  但除此之外,皇上还说及俺答和议、先帝陵寝等事,令仆大受触动……”

  张居正做低姿态,用“仆”自称。他将今天同小皇帝谈论的事情,大略和群臣讲述了一遍,引起片片惊叹。

  想想高拱一大把年纪被贬到辽东,程文韩辑等人心中难过:“毕竟是元辅,怎能如此轻易被贬离京,这样会不会太伤他了……”

  兵部尚书杨博感慨俺答和议之事:“皇上有心治国,不忘军事,是好事,愿九边安宁,少动刀兵。”

  户部尚书张守直更在意隆庆陵寝的开支,他兴奋道:“自苦而省国用,这是圣君明主之象啊!正值上下交泰之期,是宗社万年之福。”

  张守直是前元右丞相忙古歹的9世孙,受此影响,喜欢元代皇帝不修陵寝的做法,觉得这样更能节省开支。

  众人皆赞同:“皇上甫登宝位,方在妙龄,即能慷慨陈言,吾等恰逢其会,可谓大幸!”

  “皇上有意海瑞,不知总宪如何看?”

  有几人看向葛守礼。

  以海瑞的行事作风,回京后,少不了和都察院打交道。

  谁都可以避开海瑞,唯独左都御史躲不开。

  葛守礼声音温和:“海瑞为人方直,正适合我都察院。就算皇上不说,我也会推举他的。”

  “总宪豁达。”

  众人恭维一番后,心中难免腹诽,葛守礼素有清名,不好世俗财货,他倒是不怕海瑞。

  可是我们怕啊!

  至于新设文馆,给王安石翻案等,众人倒是不甚在意。

  王安石虽然被定性为奸臣,但确实是变法革新的名臣。

  小皇帝能想到他,说明小皇帝有变法之心。

  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支持为王安石翻案的,等小皇帝提起的时候,再上疏反对即可。

  至于选谁进内阁,选谁掌吏部,还有谥号尊号等事,不急这一时半刻,需要众人共议。

  在明代这叫做“廷议”,由廷臣集议,不过在哪里都可以议。

  说到最后,唯独小皇帝提到的“变法革新第一令”,所说的使用“标点符号”一事,引起诸多争论。

  有人赞同,也有诸多反对声,群臣乱哄哄吵成一团。

  “之乎者也,吾等开蒙习文之初,便学习这些,以此断句,何必添加什么标点符号!”

  “句读是幼童习文时就该学习的,懂得文辞休止,行气停止。这是基本功,皇上想着加上圈点,给自己省点力气,这是贪懒偷闲,不是治学之正道!”

  “如今一些杂书上添加圈点,是愚夫所为。上古圣贤之书皆不加圈点,我等要是加上,就有违圣人之道……”

  “汉时大儒郑玄曾经说过……”

  张居正都没想到,这件小事却带来了诸多反对者。

  他听了一阵,语气变得强硬:“够了,此事是善政,皇上已经定下,随后内阁让人自会誊抄出多份,传达五府六部。诸位近日可记下,背熟,下月开始,有人不用,按规处罚……若有人反对,今日即可直言上疏!”

  随后,他召集有资格廷议的重臣,一同离开左顺门。

  ……

  午膳,仍旧是寡淡的斋素。

  但是在连吃几天后,朱翊钧已经吃习惯了,如果不是为了控制体重,他还能多吃两碗饭。

  用膳过后,照例将剩余饭菜赏赐给宫人。

  见状,朱翊钧思考片刻,对李贵妃道:“娘亲,儿子有一个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李贵妃笑道:“你身为皇帝,无需担忧其他,有什么想说的,直说便是。我的儿,是又想到什么善政了吗?”

  朱翊钧近几日的表现,给她带来很大的惊喜。

  午膳前,她已经知道了朱翊钧同张居正交谈的内容。

  最让她触动的是,儿子竟然能够记得俺答劫掠京郊,影响到自己童年的旧事,为此反对隆庆和议。

  其实在她印象里,并没有和朱翊钧讲过这些旧事。

  因为都是贫家穷苦的难过事,不适合与身为太子的朱翊钧讲。

  但朱翊钧却打了个哈哈,说自己几年前曾说过,只是忘了。

  没想到自己都快忘记的事情,儿子却记得清清楚楚。

  到底该不该和议,李贵妃不懂政务,无所谓。

  她更在意的是儿子的这份孝心。

  “儿子心想,每日用膳,都吃不了这么多的饭菜。不如减少一些,借此节约大内开支。儿子斗胆,每餐四菜一汤即可!”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张居正中暑了,不如我们…… 第2章 首辅高拱要造反 第3章 包藏祸心 第4章 权力让人上瘾 第5章 不能学弱宋 第6章 为王安石翻案 第7章 变法革新第一令! 第8章 苦一苦先帝,骂名我来担 第9章 四菜一汤 第10章 鱼都臭了 第11章 立威弘德,宽严并济 第12章 当今圣上有大帝之资 第13章 酒色财气 第14章 皇帝的寿命 第15章 快请李时珍! vip 第16章 说话管用就是权力 vip 第17章 初入内阁 vip 第18章 敲打 vip 第19章 尊号 vip 第20章 君子和而不同 vip 第21章 反对我的都给一百万 vip 第22章 下雨天留客天 vip 第23章 皇帝的课表 vip 第24章 给高拱的信 vip 第25章 高拱离京 vip 第26章 废漕改海 vip 第27章 节约的目的 vip 第28章 孤儿军 vip 第29章 为胡宗宪鸣冤 vip 第30章 司法的意义 vip 第31章 好太监,坏太监。 vip 第32章 大老虎张宏 vip 第33章 京察,启动! vip 第34章 考成法 vip 第35章 不配当总宪 vip 第36章 起居注和《万历会计录》 vip 第37章 户部弊病 vip 第38章 阁部之争 vip 第39章 富贵长久 vip 第40章 荷花案 vip 第41章 秉公办案 vip 第42章 无名侦探朱翊钧 vip 第43章 封路 vip 第44章 杀鸡就用牛刀 vip 第45章 北京疑似过于城市化了 vip 第46章 结案 vip 第47章 上架感言 vip 第48章 清汤大老爷 vip 第49章 造大船,闯大海 vip 第50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vip 第51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 vip 第52章 戚继光的威名 vip 第53章 大象牌烟草公司 vip 第54章 大象外交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