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A+ A-

001 接受不同意见

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我向那个看起来很精明的小伙子提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离开上一家公司?”他的答案是:“我的观念经常跟上司不一样,他的很多想法和观念,我很难认同,所以辞职了。”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在面试很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应聘者时,都得到过类似的答案。归纳起来,就是:我的意见和看法跟上司的不一样;或者,上司的观念和看法跟我的不一样,我觉得很难发展,所以就辞职了。越是年轻的人,答案越发惊人地一致。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著名的例子。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工作。在这家公司经营艰难,发不出工资,大家都在外面罢工的时候,他却带着自己的班组埋头干活,并将产品扔到墙外,让一位女员工偷偷送货给客户。但当这家公司的业绩有改善,更换了上司之后,上司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却将其激怒,决定辞职。辞职后,他便创办了后来名列世界500强的京瓷。

但这两个看似相似的例子,却有非常本质的区别。

稻盛的辞职,并非是他初入行,啥也不懂。而是在他主导研发并成功开发出产品四年之后,因受到真不懂行的上司的不尊重。也就是说,稻盛和夫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非常专业的判断。这个时候,不懂行的上司瞎指挥,确实会破坏掉他的前程和事业。所以,稻盛要判断他的事业,还能不能顺利发展、继续发展下去。当这些都达不到他的期望和要求的时候,选择离开是上佳之选。

而对于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呢,还是些社会新鲜人,是真的不懂专业,且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之所以离开以前的公司,凭的就是一管之见和一时之气,缺乏理性的思考和专业的判断。也许,时过境迁之后,会发现上司的观点未必就是错的,自己也未必就是对的。

其实,刚踏入社会,进入公司,我们本身还对工作都不了解的时候,又何来的对错呢?在成长的过程中,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刷新的。即使积累了一点工作经验,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上司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何以认为上司就错了?成功的方法,不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条。一个问题要解决,一个项目要推进,会面临很多复杂的条件和环境,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多需要应变的地方。对的条件,不掌握好,可能就变成不利的条件了;负面的信息,利用得好,可能会变成有利的因素。我们需要学的,不仅仅是在表面上看起来它会成功或者失败,而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利用时机、资源及应变的能力。

即使上司真的错了,又如何?我们的成功,其实是用失败累积起来的。优衣库的创办人柳井正写过一本自传,书名就叫《一胜九败》。上司错一次,我们可以直接汲取成功的经验。少一次失败的机会,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有何不好?退一步讲,即使错了、失败了,错与错、失败与失败的原因,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自己能看到一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又能经历另外一面,错一事而得多份教训,不是直接缩短了我们成功的时间和路径吗?如此看来,因为上司之错,负气离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自己成长中的损失。

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能力,是如何能将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和做起来会错和失败的事情、项目,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能力做成功。一件事情,一开始,大家都认为难以成功,如果你能以自己的观察、应变能力,在发展中,将其逐渐修入正轨,促使其成功,不正是你发挥才华和体现能力的地方?大多数人都希望一开始就把一个项目看准,一击成功。但实际操作中,何其难也。经营一家企业,三年前你看时是非常好的机会,有大把可利用的条件;三年后再去看,所有的条件可能都会逆转,全部变成对你不利的因素。那时候,你该如何?而且,企业的经营往往就是在如此的反复纠结中成长的。因此,要想在企业里很好发展下去,不仅需要能在逆境中掌握分析判断的能力,更需要在挫折中顶住压力,扭转局势。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摒除掉的就是不认同就辞职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而是要先从挫折、失败、接受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意见开始。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