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A+ A-

“元军的战斗力并未完全丧失!”

“正是这一点让皇上寝食难安。”沈飞稍作停顿,留给朱标时间消化信息。

朱标紧跟其思维步伐,没有片刻懈怠。

“先生的意思是,父皇担心大将军无法正面击败元军?”他试着揣测。

沈飞轻轻点头,随即又轻轻摇头,这让朱标一头雾水。

“学生愚钝,还请先生解惑!”

“皇上并不担心大将军无力取胜,他忧虑的是大将军过于自信,要知道,骄傲自满乃兵家大忌!”朱标恍然大悟。

“对!对!大将军功绩赫赫,怎会轻易听取他人意见?”

“往昔有父皇在军中加以约束,而今他已贵为大将军,谁还能制约他?”

“骄傲自满,终将自食其果啊!”

“先生,我们该如何是好?”朱标起身,在雅间内踱来踱去,满面焦急。

沈飞依旧从容不迫,一边安慰着朱标。

“解决之策自是有的,此刻大军甫离本土,一切尚在掌握之中。”沈飞沉稳说道,示意朱标稍安勿躁,后者闻言,脸颊微红,连忙端坐下来。

“先生,是我失态了,请您继续指导。”朱标为自己先前的急躁感到羞愧,同时也对沈飞那份处变不惊的从容深感钦佩。

“三路并进的策略过于分散军力,而元军正采取守势,大将军若一意孤行,即使能胜,也必是惨胜。”沈飞继续分析,“更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遭受挫败!”

“南方士兵擅长水上作战,要他们在北方草原上快速适应,绝非一日之功。”他进一步解释,“而元军,生于马背,长于草原,其在本土的战斗力无疑更强。”

“力量此消彼长,胜负便难以预料。

若大将军仍固执己见,盲目深入草原,恐怕只有败北一途。”

“灭元非朝夕之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攻城略地,以战养战,方为上策。”沈飞引用兵法精髓,“善战者,不需频繁征兵,不需三次转运粮草,于国内筹备军需,于敌方夺取粮资,如此,军需自足。”

“依此策略,不出三年,元廷可图也。”沈飞冷静剖析,心中却深知,北元犹如风中残烛,时日无多。

他们虽失国,但庞大的军需供应已令其不堪重负,加之内部纷争频发,黄金家族的内讧昭然若揭,北元的终结已成定局。

大明出兵,旨在加速这一历史进程,既为缓解国内矛盾,也为锻炼军队。

然而,以徐达为代表的部分将领却在连战连胜中滋生了轻敌心态,忘记了自洪武元年以来,战争的残酷与复杂。

洪武元年九月,明军在韩店与王保保遭遇,大败而归。

次年五月,张良臣在庆阳诈降,导致薛显所部溃败,张焕被俘,薛显负伤。

六月,徐达、傅友德强攻庆阳,却久攻不克。

七月,沈寿战死,泾州陷落,冯胜截击失利。

直至八月,贺宗哲攻占凤翔,降将李茂倒戈,直至八月末,徐达等人才艰难攻克庆阳,这场战役,集结了明军的精英,却耗时三月有余。

尤其在洪武二年十一月的定西之战,面对王保保的奇袭,明军东南垒遭受重创,战局一度动荡,险象环生。

若非徐达将军亲临前线,西北局势恐怕早已失控,陷入一片混乱。

可以说,元朝的败落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气数已尽,运势不再。

在此关键时刻,作为将领,任何的自满与轻敌都是致命的错误。

任何一个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大明的北疆防线崩溃,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

朱标对于沈飞的这番分析,内心深感震撼,他认真倾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他仔细地将沈飞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反复咀嚼,生怕遗漏了任何重要的信息。

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准确无误地将沈飞的见解转达给父皇,朱标还特意与沈飞进行了多次交流,甚至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以确保自己的理解无误。

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准备之后,朱标才决定返回宫城。

然而,他并没有直接前往东宫,而是径直前往了老朱的御书房。

在那里,他将自己与沈飞的对话内容,一字不漏地转述给了自己的父皇。

“沈飞当真如此说?”老朱听完儿子的叙述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急切地想要确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朱标连连点头,回答道:“确实是沈飞先生所言。

他还特别叮嘱我,一定要将此事禀告给父皇,并以父皇的名义给大将军发去一封书信。”

老朱深知徐达的脾性,他明白只有以自己的名义发出的命令,徐达才会真正重视并执行。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按照沈飞的建议行事。

当晚,一封紧急的书信被送往了应天,传达了老朱的旨意。

第二天清晨,奉天殿内气氛肃穆。

文武百官整齐地排列在殿下,向坐在龙椅上的老朱行礼致敬。

然而,老朱的脸色却异常冷峻,他挥手示意众人平身,然后沉声说道:“传我口谕,将刘三吾、白信韬等人带上殿来。”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感到了一丝不安。

他们都知道,老朱这是要拿刘三吾等人开刀了。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朱竟然会在朝会上公开审理此案。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触老朱的霉头。

不久之后,毛骧亲自带着刘三吾等人来到了宣里。

他们的脸色都十分难看,显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昨夜,他们就已经收到了老朱的旨意,被提前送到了宫里。

此刻,他们站在朝堂之上,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看着这些昔日同朝为官的同僚们如此狼狈不堪,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心中也不禁感到了一丝唏嘘。

他们明白,皇上这是要彻底整顿科举舞弊的乱象了。

这一刻,他们心中都充满了警惕和担忧,生怕自己也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朝堂之上波云诡谲,老朱却气定神闲。

……

他冷冷地瞥了众人一眼,然后开口宣布了今日朝会的主要议程。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严和决心,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天子的威严和力量。

老朱知道,大明是他的天下,这些士人不过是他的臣子而已。

他允许他们为国家效力,但绝不允许他们触碰自己的底线。

任何敢于挑战自己权威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大明是他的大明,任何人都不能染指!

当大明王朝初建根基之时,特别开设了科举特恩,以选拔贤能之士,却未料到,竟有人利用此良机,不惜跨越道德与法律的边界,进行私利的勾当!

在那荣耀的金榜上,五十一颗璀璨之星得以闪耀,却令人震惊地发现,无一是来自北方的学者!试想,这几乎在应天府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人心浮动,不满情绪暗流涌动。

此事件的严重性,其影响之深远,不容小觑!

唯有彻底查清,方能还众人以公道,平息四海之内的质疑之声!

于是,在那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中,我毅然决然地宣布,必将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我誓要向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向北方饱学之士,给出一个公正合理的交代!对于这次科举舞弊案的审查,速度必须快,力度必须强,惩处必须重!我的话语如寒冰般坚定,每吐一字,跪伏于台阶之下的刘三吾、白信韬等人的身躯便不由自主地颤抖。

当他们得知将面临迅速、严厉、重罚的裁决时,恐惧使他们的身体颤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冷汗顺着额角滑落,暴露了内心的极度恐慌。

尤其是白信韬,他承受不住压力,猛然间瘫倒在地,四肢痉挛,口吐白沫,眼神迷离,几乎失去了意识。

此时,经验丰富的老九迅速介入,以熟练的手法提拉起白信韬的衣领,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瞬间“清醒”。

老九的眼神凌厉,压低声音发出严厉警告:“安分些!”白信韬在这威慑之下,再也不敢妄动,只能乖乖低头,等待接下来的审判过程。

“刑部尚书刘惟谦,你来主持这次审讯吧。”我并未亲自过问,而是将重任托付给了刘惟谦。

这简单的指令,却在群臣心中激起千层浪。

大家心知肚明,若由我亲审,涉及之人恐有限;而刘惟谦的介入,则意味着事态的严重升级!

无人能够揣测圣意的全貌,因此,为了自保,刘惟谦不得不将所有可能涉及之人悉数揪出。

正如俗语所说,拔出一颗萝卜,带出一片泥土,刘三吾等人的坦白,恐怕将波及朝堂上的众多官员。

每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生怕自己的名字在即将到来的调查中被提及。

刘惟谦深深叹了口气,面对昔日的学生白信韬,挚友刘三吾,以及虽不亲近但同朝为官的国子监博士们,他不得不硬下心肠,执行这无情的职责。

“刘三吾,作为这次科举舞弊的核心人物,你先来说清楚。”他提前警示,“不要存有任何隐瞒的念头,锦衣卫已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现在,你说出每一个名字,我都会一一核实。”

在关键时刻,刘惟谦仍对老友发出一丝温情的提示。

刘三吾听罢,苦笑中夹杂着无奈。

在锦衣卫的严密监控下,任何试图隐藏或说谎的行为,都如同儿戏般徒劳。

他不再做无谓的挣扎,开始逐一供述:昔日同学的求助、过往学生的恳求、现今同僚的贿赂……每一个名字的披露,都伴随着又一人被带到大殿前,跪倒在地。

更有甚者,一些正在议政的官员也被锦衣卫直接带走,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那些心中有鬼之人,日夜难安,而无辜者亦是面色苍白,难以置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大明官场,这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实。

随着刘三吾坦白之后,白信韬与国子监的博士们也相继步入揭露的行列。

令人瞠目的是,这群人中竟无一幸免于罪责的指摘。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金银的诱惑,数额从几十两到成千累加,令人咋舌。

特别是白信韬,其受贿金额竟高达五千余两,令人震惊不已。

面对如此铁证,其余尚未受牵连的官员面面相觑,内心惊恐万状,对初设的科举考试竟沦为此般境地感到无比失望。

皇帝老朱端坐龙椅之上,面容冷峻,内心的怒火仿佛要穿透云霄。

这可是他精心筹备十数载的特赦科考,原以为是巩固统治的利器,却不幸被腐败之手扭曲变形。

长达两个时辰的审讯,旁人或许已昏昏欲睡,而他却愈发精神饱满,直至刘惟谦呈报最终调查结果时,他更是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宣布裁决:

“科举舞弊案,首要责任人刘三吾,处以死刑!”

“同谋白信韬等,施以极刑!”

“所有涉及恩科贿赂的官员,一并株连!”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刘惟谦冷汗涔涔,却依然鼓足勇气,顶着巨大的压力进言:

“陛下,刘三吾曾为大明编纂经典,劳苦功高,请陛下念旧情,饶其一命!”

他的请求立即得到众人的响应,纷纷恳求宽恕刘三吾。

皇帝闻此,神色一凛,目光扫过那些为刘三吾求情的清正之臣,这些国家栋梁的意见,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刘三吾,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鉴于其编纂贡献,改判流放三千里。”

“此事已定,不得再有异议!”

老朱的话犹如泰山压顶,不容反驳。

正当此时,一名官员突然撕心裂肺地喊道:

“陛下,我们皆是受奸人摆布!这一切都是沈飞的阴谋!”

沈飞的名字似乎触动了皇帝,他并未立即制止,而是静观其变,而其他朝臣则一脸茫然。

“沈飞是谁?”刘惟谦疑惑问道。

白信韬见状,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连忙抓住机会。

“沈飞,他曾是国子监的博士!”

“整场舞弊,皆由他一手策划!我们不过是被他蒙蔽的棋子!”

……

有朋友在看书吗?

求催更支持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第1章 第2章 第2章 第3章 第3章 第4章 第4章 第5章 第5章 第6章 第6章 第7章 第7章 第8章 第8章 第9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0章 vip 第21章 第21章 vip 第22章 第22章 vip 第23章 第23章 vip 第24章 第24章 vip 第25章 第25章 vip 第26章 第26章 vip 第27章 第27章 vip 第28章 第28章 vip 第29章 第29章 vip 第30章 第30章 vip 第31章 第31章 vip 第32章 第32章 vip 第33章 第33章 vip 第34章 第34章 vip 第35章 第35章 vip 第36章 第36章 vip 第37章 第37章 vip 第38章 第38章 vip 第39章 第39章 vip 第40章 第40章 vip 第41章 第41章 vip 第42章 第42章 vip 第43章 第43章 vip 第44章 第44章 vip 第45章 第45章 vip 第46章 第46章 vip 第47章 第47章 vip 第48章 第48章 vip 第49章 第49章 vip 第50章 第50章 vip 第51章 第51章 vip 第52章 第52章 vip 第53章 第53章 vip 第54章 第54章 vip 第55章 第55章 vip 第56章 第56章 vip 第57章 第57章 vip 第58章 第58章 vip 第59章 第59章 vip 第60章 第60章 vip 第61章 第61章 vip 第62章 第62章 vip 第63章 第63章 vip 第64章 第64章 vip 第65章 第65章 vip 第66章 第66章 vip 第67章 第67章 vip 第68章 第68章 vip 第69章 第69章 vip 第70章 第70章 vip 第71章 第71章 vip 第72章 第72章 vip 第73章 第73章 vip 第74章 第74章 vip 第75章 第75章 vip 第76章 第76章 vip 第77章 第77章 vip 第78章 第78章 vip 第79章 第79章 vip 第80章 第80章 vip 第81章 第81章 vip 第82章 第82章 vip 第83章 第83章 vip 第84章 第84章 vip 第85章 第85章 vip 第86章 第86章 vip 第87章 第87章 vip 第88章 第88章 vip 第89章 第89章 vip 第90章 第90章 vip 第91章 第91章 vip 第92章 第92章 vip 第93章 第93章 vip 第94章 第94章 vip 第95章 第95章 vip 第96章 第96章 vip 第97章 第97章 vip 第98章 第98章 vip 第99章 第99章 vip 第100章 第100章 vip 第101章 第101章 vip 第102章 第102章 vip 第103章 第103章 vip 第104章 第104章 vip 第105章 第105章 vip 第106章 第106章 vip 第107章 第107章 vip 第108章 第108章 vip 第109章 第109章 vip 第110章 第110章 vip 第111章 第111章 vip 第112章 第112章 vip 第113章 第113章 vip 第114章 第114章 vip 第115章 第115章 vip 第116章 第116章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