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A+ A-

退朝之后。

朱元璋刚换下朝服,就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北方的、十万火急的八百里加急。

北方?

朱元璋的心里猛一咯噔。

莫非是北方那群鞑子,又不安分了?

不!

应该不可能,他们不是早就被杀破了胆子么?

接连坑杀了他们八万精锐,哪儿还有那么多人马,敢于同大明再起战事呢?

强压下心头的不安,他立即抓起了信笺,拆开。

这封信是李文忠的亲笔信。

在信中,李文忠详细阐述了他在北地所看到的场景。

鞑子已经被彻底杀退了,水草丰茂的草场都不敢有任何停留,一路向北。

斥候们继续深入草原腹地。

最终,在斡难河以北,才发现了零星的鞑子居住。

而更大规模的聚居,则在斡难河更加靠北的方向上。

根据斥候们的见闻可以推测,鞑子在接连失手了元大都、元上都之后,一路被铁浮屠驱赶、追杀。

不得已之下,只得继续向北逃命。

路上,随处可见暴毙的鞑子。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去把刘伯温、李善长、徐达请到御书房来。”

宦官不敢怠慢,立即匆匆追了出去。

好在朝会刚散,几位大人还都没走远,于是很快就全给叫了回来。

三人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为了地方削权的事情,于是赶紧来到了御书房。

但当朱元璋将李文忠的亲笔信,交由三人传阅了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北方那边竟然是又出了事情!

不过,还好是好事。

“鞑子的大部分青壮,都被杀灭干净了,至少十年之内,他们是没有足够的青壮来维持战事。”

“也就是说,咱大明至少多出来了十年的时间可以休养生息,让老百姓们踏实种地。”

刘伯温、李善长、徐达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来。

“如此一来,北方的危机,算是暂时得到了缓解……我们的兵力,也可以着重部署到别的地方去了。”

“最近南边那些蛮子还有些跳脱,正好有了余力,可以给他们吃个教训。”

徐达笑着说道。

“不光如此,我们还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去建设北方,开垦荒地、蓄养战马,我们大明的实力,也能够借此机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刘伯温看得更加长远,想的自然也要更多一些。

“这样一来的话,即便十年之后,我们再跟北方的鞑子们开展,到时候不管是粮秣还是战马,都能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届时,我军兵精粮足、铠甲齐整!那群乌合之众的鞑子,说不定就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了!是以,攻守之势异也!”

刘伯温的目光火热,双手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方才他所说的这些话,也并非全然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具有可行性的。

毕竟,整整一代人的缺失,可不单单只是文化、教育的断层那么简单。

尤其是对于鞑子这种马背上的民族而言,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武术的传承。

鞑子是天生的马上民族,他们在马背上可以极为轻松地开弓射箭,并且命中极远的猎物。

可这都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经年累月的重复训练才能达到的。

最精锐的青壮,已经长眠在了地下,化作养料滋润大地。

那谁来传承骑射技艺呢?

所以,即便下一个十年过后,小鞑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战斗技巧,也肯定是大不如前的!

朱元璋也正是想清楚了这其中的关键,所以才认真地点了点头,认同刘伯温的看法。

困扰大明许久的一个问题,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妥善的解决。

这本应该是一桩好事才对。

奈何……解决这个麻烦的,并非是大明自己的军队。

徐达、刘伯温注意到朱元璋的表情有些不对。

按理来说,这么好的事情,他应该高兴才是啊,为何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呢?

两人心中略微思索了片刻,很快便有了答案——铁浮屠!

是了。

肯定是这样!

因为剿灭鞑子,将他们驱赶到斡难河以北的,是铁浮屠!

所以,朱元璋的脸上才满是愁容。

“陛下,敢问可是在为铁浮屠担忧?”

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

“从陈友谅,到元大都,再到元上都……咱是真的想不明白,这究竟是谁的军队,为什么他的动作,总是会快咱一步呢?”

其实,不光是朱元璋。

这个问题,也时时刻刻困扰着徐达、常遇春乃至李文忠等武将。

他们都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了,但即便如此,也想不明白铁浮屠究竟是采取的什么办法,竟然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的。

徐达甚至有时候会想,当初铁浮屠在攻陷了元大都、屠杀了十万鞑子时,所留下的那一块令牌。

莫不是他们故意留下的吧?

每次产生这个疑问之后,他都立即将其否定掉了。

不为别的,光是为了稳住自己的心态,就绝对不能朝这个方向去想。

否则,当真会心理失衡的。

“眼目前,最是让咱感到好奇的,就是这铁浮屠了。”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罕见地浮现出了一抹疲色。

徐达在旁附和,忍不住脑洞大开了一把。

“这铁浮屠究竟是谁的部将?分明是重甲骑兵,怎么还能来去如风,不被人察觉的呢?”

“那么多的人,藏肯定是藏不住的。可偏偏每一次,咱们都得不到消息……这群家伙,莫不是会腾云驾雾吧?”

朱元璋盯着徐达,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他心头好奇,自己怎么就会有这么个榆木脑袋的亲家呢?

于是,没好气道:“咱让你没事了多看点兵书,少看那些鬼打架的话本!”

徐达讨了个没趣,讪讪靠到了一旁。

“李善长,你一声不吭的,说说看你的看法呢?”

原本,站在角落兀自想着心事的李善长,冷不丁再度被朱元璋点卯,吓得他下意识就扑通跪在了地上。

“臣在!”

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刘伯温、徐达都不由吓了一跳。

“你搞什么?咱问你话呢,起来回答。”

朱元璋有些不乐意了。

“是、是!”

李善长赶忙上前,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说道。

“铁浮屠自打出现以来,行踪飘忽不定,但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是我军正面战场上,将要血战的时候。”

“不论是攻打陈友谅,还是元大都、元上都,乃至驱逐鞑子,皆是如此。”

李善长稳住心神,说道。

“陈斗胆,有这么一个猜测。”

“铁浮屠这支军队,虽然跟我们从不接触,但从他们打的这几场仗看来,不难推测,他们应该对我们大明是没有恶意的。”

“甚至,更进一步来讲,铁浮屠与鞑子有着不死不休的仇恨。在这个方面,与我们的利益诉求是相同的。”

“所以,臣以为……铁浮屠不管源自何处,他们对我大明来说,都是友非敌。”

“而既然是朋友,那么或许他们并不愿意我们去调查他们的跟脚。”

“之前在元大都左近故意丢弃的那枚令牌,便是对我们主动释放的善意。”

李善长鞠躬行礼:“以上,便是微臣的看法了。”

朱元璋听完,微微颔首:“有点道理。”

“行吧,这件事情暂且搁置,等铁浮屠有新动向了咱们再说。你们下去吧。”

“是,陛下!”

三人向朱元璋行了礼,鱼贯出了御书房。

最后出门的是李善长。

他似乎有些心神不宁,在出门的时候甚至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跤。

究竟是何事,让李善长如此反常呢?

朱元璋双眼微眯,心中慢慢浮现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毛骧在抵达荆州城之后,一直低调行事,暗中调查。

很快,他便收集到了如山一般的铁证。

即便是见惯了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毛骧,也不得不被这群混账人渣给惊到。

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罄竹难书!

说实话,光是砍头,简直太便宜这群败类了。

坐在油灯下,毛骧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每当他提笔的时候,眼前总是会不自觉地浮现出那些受折磨的无辜百姓们。

咔嚓!

不知不觉,毛笔竟然被他给生生捏断了。

毛骧深吸一口气,将脑袋狠狠扎进了冰冷刺骨的冷水之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终于,他感觉到了一丝平静。

于是终于冷眼,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全部整理出来,全部写下。

直到东方吐白才终于停笔,他揉了揉略显酸胀的手腕,将所有文字装进牛皮口袋之后,他将荆州城剩余的工作交接给了手下,自己则快马加鞭,将消息速速带回顺天府。

仪鸾司指挥使毛骧亲自带回来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宫中。

摆在朱元璋的案前。

他仔细翻阅,逐字逐句查看完。

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朱元璋缓缓说道:“这群败类!他们九族的人头,果然是不够砍的。”

原来!

荆州城的那些地方豪强势力,之所以会那般嚣张跋扈,皆是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个当朝为官的大人物是后台,是靠山!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才敢践踏法律,草菅人命!

朱元璋此时面无表情,但他的内心却是充满了熊熊怒火。

“来人。”

他轻声说道。

早就等候在一旁的仪鸾司指挥使毛骧立即跪地:“微臣在!”

“彻查此事,彻查此人!”

朱元璋的声音,宛若万年寒冰一样,听得人遍体身寒。

“咱倒要看看,这朝中究竟是哪个王八羔子,敢为虎作伥,给这些地方上的杂碎打掩护。”

说着,他从腰上解下一枚玉佩,丢到了副指挥使的面前。

“持咱的玉佩,有若咱亲临!咱允许你先抓人后问责,只要是跟此案有关的人,不论官职高低,全部给咱拿下!”

“是,陛下!”

仪鸾司副指挥使浑身一震,立即双手抱拳行礼。

然后,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御书房。

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朱元璋又说道。

“等一下,你先回来。”

毛骧不明所以,但仍然听了朱元璋的话,回到御书台前面听令。

只见朱元璋抬起毛笔,在圣旨上写下三个大字:锦衣卫。

“从现在开始,你们仪鸾司改为锦衣卫,直接受咱的管辖直属,有监管百官、监管百姓、监管天下的职责。”

“尤其要记住的是,尤其百官,要是发现他们有任何问题,都准许先擒后奏,这是咱给你们的皇权特许!”

听完这话,毛骧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看向朱元璋。

正好对上了他凌厉、凶狠的眼神。

“毛骧,你是个聪明人,可不要让咱失望了。”

“卑职,甘愿为陛下效死!”

毛骧双手抱拳,真心实意地说道。

……

此后不久,顺天府的大街小巷之中,便多出来了一些面色冷峻的陌生人。

他们也不与人交流,就用眼神冷漠地打量着四周。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出现的,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但他们那一身暗黑色鱼鳞纹的飞鱼服,以及胯间的那柄绣春刀,无一不在昭示着他们并不好惹。

不多时,便有三三两两的普通人、小官吏被他们破门而入,将他们提审到了监狱之中,进行严刑拷打。

一时间,心中有愧的家伙们,人人自危了起来。

这段时间里,许多人更是想要易容、化妆甚至男扮女装,以此蒙混出城。

可惜,仪鸾司的成员们,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尤其那一双眼睛,更是有毒!

没有人能够顺利出逃。

与此同时,新一天的朝会开始了。

文武百官鱼贯进了朝堂。

这一次,朱元璋来得特别早。

他面无表情看着官员们一个个来到大殿,然后迅速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陛下今天来得这么早,肯定说明有大事情要发生!

就是不知道,今天是谁要挨训斥了。

果不其然,等到所有大臣全都到齐之后。

朱元璋也不给他们行礼的机会,直接将之前锦衣卫调查出来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给众人。

站在朱元璋身侧的吴伴伴,大声念着荆州城那些官吏、家族世家所犯下的滔天大罪。

一条条,一桩桩。

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有数条亡魂含冤,数条无辜人命枉死!

渐渐的,百官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这时候,不论是淮西派还是浙东派,他们所有成员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没有人想到,在这大明盛世之下,居然还潜藏着如此丧心病狂、罄竹难书的特大案件!

淮西派的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全是武将出身,尤其徐达、汤和,更是和朱元璋从小就受尽了苦日子的。

当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由便联想到了当初自身的体会。

一时间,众人气得浑身颤抖,牙冠紧要,拳头更是捏得嘎吱作响。

要是那些狗官在面前的话,他们肯定会一拳打过去,恨不得将他们生生打死!

如此狗官,还有何等颜面存活于世?

死!

全都死个干净!

而另一边,浙东派的诸位。

刘伯温、宋濂、戴良、方孝孺、胡翰等人的表情亦是怒意勃然。

他们虽然大多都是文臣出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赤子之心。

尤其当听说这些人所做出的种种惨绝人寰的恶毒之事后,更是咬牙切齿,恨不能生撕了这群败类!

其中,更是以荆州城的最大豪门李氏为最!

当听到了李氏众人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之后,作为淮西派领袖成员之一的李善长,这时候面如死灰,万念俱死!

他很清楚,当荆州城内的这些李氏成员的名字,出现在了这上面之后,就说明他们肯定是招供了的。

没有来得及将这群混账及时抹杀,反而任由他们张嘴胡说。

试想一下,连他们自己都是砍头了,那李善长还能独善其身,逍遥法外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善长才会有此表现。

吴伴伴终于将厚厚的内容念完了,他恭敬地退到身后。

朱元璋扫视了众人一眼,视线在李善长的身上稍微停留多了一点时间。

而后,他说道。

“太子何在?”

“父皇,儿臣在!”

太子朱标立即走到大殿中央,等待听旨。

“咱新建立了一个机构,名叫锦衣卫。此后,就由太子你亲自带队,负责彻查荆州案!务必要将这背后之人,给咱揪出来!”

“先擒后奏,皇权特许!咱倒是要看看,他究竟是谁,敢欺负咱大明的百姓!”

“儿臣遵旨!”

太子朱标铿锵有力地回应,起身回到了队列之中。

听到这个消息,诸位大臣的心头不由浮现出了一抹阴霾,联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成立的锦衣卫,便不由感觉到了阵阵后怕。

尤其是皇权特许四个大字,更是注定了不管他们有没有犯事,从今往后锦衣卫这三个字,都将会成为所有人头顶高悬的一柄利剑!

在得了朱元璋的圣旨之后,太子朱标立即着手,跟新晋锦衣卫指挥使的毛骧一起,去了奉天殿议事。

纵观到场官员不过寥寥,仅有方孝孺、宋濂、毛骧三人而已。

即便是这三人,其中两位也是由毛骧提前验明了正身之后,方受允许的。

太子朱标坐在首位,扫了众人一眼。

“诸位,此地已无乱耳之人,且说正事。”

“今日我们的议题,想来诸位应该都已经清楚了。”

“父皇朝会所言,暗指我当朝百官之中,有人暗中与地方势力勾结,狼狈为奸。而我们今日要做的,便是将这个怀疑范围缩小,最好能划定到具体几人的身上。”

“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一切,都不能对外流出,须得三缄其口。若是有胆敢泄密者,与暗中勾结者同罪论处。”

三人闻言,齐齐行礼,表示赞同。

其实都知道,能够被太子朱标叫到这个地方的,都必然是为他所看重之人。

等到今后权力交接了,即便不能平步青云,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众人群力群策,开始发动脑筋思索起来。

方孝孺率先站起身来:“诸位,我倒是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权当抛砖引玉。”

“倘若当真有朝中大臣与地方谋私,那么首先要满足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他的府邸之上,或者旁的地方,肯定经常有地方人士登门造访。”

“因此,我们倒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查验。”

毛骧点点头:“我已经发动锦衣卫麾下百户,率领总旗、小旗、校尉进行了排查。”

“首先要查验清楚的,便是朝廷之中诸位官吏麾下的良田、宅院、钱币的多寡,是否与其地位相当。”

“若是有出入,则着重追查其往来关系,人员接触。相信,肯定能从中受获。”

太子朱标眉头微锁,心中有些疑惑。

如此大费周章?

肯定不可能只是为了搜查区区一个荆州城那么简单。

他联想到父皇朱元璋在朝廷之上,突然宣布筹建锦衣卫的事情。

分明都没有过多介绍,但毛骧却已经早就搭建好了整个组织体系的框架不说,连带着特殊的人才都招募到位了。

想来此事肯定不可能是朱元璋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暗中安排了,只是寻了这个么恰当的时机,当着众人给顺水推舟公之于众了而已。

而且!

父皇此举,肯定不可能单单只是为了荆州城。

他是把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当成了猴,专门杀荆州城这只鸡给他们看的!

大棒什么时候最具有威慑力?

不是落下的瞬间。

而是时时刻刻都高悬头顶的时候,才是威慑力最大的时候!

一念及此,朱标不由心中恍然大悟!

果然,果然……治国、御下、为王,自己还有好些路要走,更还有好些事要学。

“我觉得,还可以再缩小一下范围。”

宋濂沉吟许久,这才缓缓说道。

“麾下有门生、后辈、同乡在荆州扎根,发展最为迅速的,便可合并调查。”

话音刚落,毛骧便令人抱来一大摞书册。

“这是荆州城境内,所有豪门大族的信息。”

毛骧解释道。

“这上面按照不同姓氏,我做出了划分。”

于是,方孝孺、毛骧、宋濂三人各自取来一本,仔细翻查。

太子朱标见状,也不假思索上前,抽出一册,认真查阅起来。

这件事情是父皇钦命他执行的,自然不可置身事外,最好是能够融入到调查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深度参与。

为今后执政,也能积累不少经验。

书册过半,终于有所收获。

宋濂忽然低声喊道:“有了!”

众人抬头,看向宋濂。

他手指着其中一行字,说道:“这李姓乃是荆州望族,族内子嗣遍布大江南北,出仕者众多。”

毛骧略一思考,便缓缓说道:“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桩事。荆州府有个李守典的学子,在科考开始之前,曾向李善长递交过名刺请求拜见。”

“而李善长对待此人的态度,也与旁人不同。别人少则一两日,长则三五天才会收到回复。”

“但这李守典,却是立即被召见了。”

毛骧没继续往下说。

因为没这个必要。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当然明白毛骧的弦外之音。

“李善长么?”

太子朱标微眯双眼,沉声道:“从现在开始,重点监察李善长,不论是他的生活起居,日常交流,还是粮钱买卖、书信往来,孤全都要弄清楚。”

“毛骧,你可有信心做到?”

毛骧当即跪下领命:“臣必不会让太子殿下失望!”

李善长府邸。

此时,他独自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将额头上的汗水擦了又擦。

自从派遣去荆州城的心腹断了消息之后,李善长便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会一惊一乍的,疑神疑鬼。

顺天府里越是平安无事,他的心里便越是担忧害怕。

荆州城的李家子嗣没有处理干净,现在又全部都被丢进了大狱。

这些细皮嫩肉的后生,怎么可能经得起严刑拷打。

自己迟早会被供出来的!

如今之计,就是要想出一个万全的计策,以应对当下的不利局面。

可惜,可惜。

李善长自诩聪明过人,也颇以急智著称。

但当下,也不知道是荣华富贵的生活还是沉溺享受的思想,让他的脑袋早已经被腐蚀得千疮百孔。

越是需要思考的时候,就越是一团乱麻。

而正在他急得满地打转的时候,管家前来通报,说是胡惟庸上门求见。

听到这消息,李善长有些意外,来不及多想,便让管家将其请进书房。

“学生见过老师,老师最近身体可好?”

胡惟庸见到李善长后,立即上前行礼。

毕竟,胡惟庸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地位,有耐当初李善长的提携与照顾,因此可算得上是他的恩师。

在胡惟庸的面前,李善长尽量保持着克制。

“子中有心了。”

(子中是胡惟庸的字)

“老师,最近学生听到外面有一些风言风语在瞎传,其中不乏有心人,想要趁此机会构陷老师。”

胡惟庸站在李善长的身侧,持弟子礼,温言细语说道。

“虽然都是无稽之谈,但毕竟有损老师清誉,所以学生想来还是有必要告诉老师您一声。”

李善长眼中多了一抹苦笑。

他沉吟再三,终究还是低声说道:“倘若……那并非是谣言呢?”

“什么?!老师,您……”

胡惟庸闻言,不由瞪大了双眼,脸上尽是慌乱、惊诧。

李善长长叹一声。

“唉!荆州城内李氏,是我李善长的本家,当初他们与我联络,我本想着毕竟是同根同源的宗族胞众,也就顺手拉了他们一把。”

“却是不想,竟然养虎为患,反倒是受他们牵连了。”

李善长的眼中,写满了苦涩与懊悔。

胡惟庸眼里满是震惊,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学生素知老师宅心仁厚,想来是那荆州城内李氏持宠而娇,多行不义,此事断然与老师无关。”

有胡惟庸的这样一番话,李善长的心里,总算是好过了一些。

“学生不敢隐瞒!其实,学生听到了一些对老师您颇为不利的消息。此番,学生正是为帮助老师您而来的!”

一席话,说得铿锵有力,令李善长不由百感交集,心中感动非常。

在他的心里,亦是响起了一个劫后余生般的声音——天不亡我李善长啊!

……

巾帼将军入荆州?

到底是何方神圣!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第1章 第2章 第2章 第3章 第3章 第4章 第4章 第5章 第5章 第6章 第6章 第7章 第7章 第8章 第8章 第9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0章 vip 第21章 第21章 vip 第22章 第22章 vip 第23章 第23章 vip 第24章 第24章 vip 第25章 第25章 vip 第26章 第26章 vip 第27章 第27章 vip 第28章 第28章 vip 第29章 第29章 vip 第30章 第30章 vip 第31章 第31章 vip 第32章 第32章 vip 第33章 第33章 vip 第34章 第34章 vip 第35章 第35章 vip 第36章 第36章 vip 第37章 第37章 vip 第38章 第38章 vip 第39章 第39章 vip 第40章 第40章 vip 第41章 第41章 vip 第42章 第42章 vip 第43章 第43章 vip 第44章 第44章 vip 第45章 第45章 vip 第46章 第46章 vip 第47章 第47章 vip 第48章 第48章 vip 第49章 第49章 vip 第50章 第50章 vip 第51章 第51章 vip 第52章 第52章 vip 第53章 第53章 vip 第54章 第54章 vip 第55章 第55章 vip 第56章 第56章 vip 第57章 第57章 vip 第58章 第58章 vip 第59章 第59章 vip 第60章 第60章 vip 第61章 第61章 vip 第62章 第62章 vip 第63章 第63章 vip 第64章 第64章 vip 第65章 第65章 vip 第66章 第66章 vip 第67章 第67章 vip 第68章 第68章 vip 第69章 第69章 vip 第70章 第70章 vip 第71章 第71章 vip 第72章 第72章 vip 第73章 第73章 vip 第74章 第74章 vip 第75章 第75章 vip 第76章 第76章 vip 第77章 第77章 vip 第78章 第78章 vip 第79章 第79章 vip 第80章 第80章 vip 第81章 第81章 vip 第82章 第82章 vip 第83章 第83章 vip 第84章 第84章 vip 第85章 第85章 vip 第86章 第86章 vip 第87章 第87章 vip 第88章 第88章 vip 第89章 第89章 vip 第90章 第90章 vip 第91章 第91章 vip 第92章 第92章 vip 第93章 第93章 vip 第94章 第94章 vip 第95章 第95章 vip 第96章 第96章 vip 第97章 第97章 vip 第98章 第98章 vip 第99章 第99章 vip 第100章 第100章 vip 第101章 第101章 vip 第102章 第102章 vip 第103章 第103章 vip 第104章 第104章 vip 第105章 第105章 vip 第106章 第106章 vip 第107章 第107章 vip 第108章 第108章 vip 第109章 第109章 vip 第110章 第110章 vip 第111章 第111章 vip 第112章 第112章 vip 第113章 第113章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