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A+ A-

刘伯温府邸。

杨宪、宋濂、方孝孺、章溢、王袆、胡翰、桂彦良等大批浙东派成员齐聚府上。

就连刚晋为状元、榜眼的解缙、铁铉二人,也在此列。

不过他们属于是浙东派的后起之秀,暂时还没有座位,只能站着旁听。

能够进入到这个房间,在这里站着,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证明浙东派对他们很是认可,并且乐意将他们视为自己人,这种待遇可是绝无仅有的!

“人都到齐了吧?”

刘伯温放下茶盏,环顾四周一眼,说道。

放眼望去,浙东派的重要成员,几乎都已经落座了。

“好,其他人想来有事暂且过不来……嗯,那么,这次会议就此开始吧。”

“根据可靠消息,陛下有心要将十二皇子殿下派去荆州就藩,这时间恐怕不会太晚,估计左右就是这几日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的脸上闪过错愕、担忧、焦虑等等表情。

在浙东派众人看来,十二皇子非但风华绝代,而且才德兼备,今后即便是太子继承大统了,他也成为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悄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便是与当今的太子殿下相比,十二皇子的才华也不遑多让的。

甚至,还要略胜一筹。

这些话,都只能存在各自大臣的心底,是断然不敢说出来的。

除此之外十二皇子对浙东派还十分亲近。

不论大家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只要愿意向他求助,都能够得到稳妥、完善的解决办法。

却也正是因为如此,浙东派身上有关十二皇子的烙印,才会日渐加重。

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因为有如上原因,才导致诸位大臣们乍听这个消息,都好似断了羽翼的飞鸟一样,惶惶不安、惊惧不定。

“倘若此事当真,那十二皇子的麻烦可就大了。”

“虽然就藩一事在所难免,却为何偏偏要是这种时候?竟然显得如此着急,着实想不明白。”

“或许,这其中另有隐情?”

“陛下大寿在即,却着急忙慌地像是要赶十二皇子离开……这其中,只怕当真是另有隐情啊!”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想来肯定是最近十二皇子风头太盛了些,让陛下心生了警惕……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自古便是飞鸟尽、良弓藏,十二皇子遭殃,只怕我等也会反受其咎!”

……

诸位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

各种各样的言论,甚嚣尘上,令人目不暇接。

千言万语汇整成一句:如果十二皇子因此失势的话,那么陛下会不会连带着,将他们浙东派也一并处置了?

这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准确来说,解缙、铁铉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他们根基尚浅,可以说身似浮萍。

倘若此事当真。

大不了辞官挂印,一走了之!

跟着十二皇子,同去荆州相聚便是了!

没甚可惜的!

唯独苦了诸位浙东派的核心成员。

无他,这些人多年打拼、奋斗的根基,都都放在了应天府里。

要是这时候再另起炉灶,等同于将多年来的奋斗,全都拱手送人了。

自是不甘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吵得如此沸反盈天。

在朝堂之上,能够与他们浙东派分庭抗礼的,当属淮西派了。

此番,十二皇子被派遣去荆州就藩。

那么浙东派的众人,势必会受到牵连!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原本平衡的局势,将会瞬间扭转!

不敢说彻底式微,但浙东派想要再与淮西派抗衡,只怕难于登天了。

刘伯温将目光投向了解缙、铁铉二人。

他们两个,都是浙东的后起之秀,包揽了状元、榜眼,未来本该不可限量才是。

只可惜,在殿试的时候,两人过于冒进,给自己打上了十二皇子的烙印。

想到这儿,刘伯温看两人的眼光,也多了一抹不善。

“解缙、铁铉。”

两人原本都各自沉思着,替湘王朱柏担忧。

突然被刘伯温点名,下意识抬起头来,眼神颇为迷茫、不解。

“你们两个,做事还是太过鲁莽了,根本没考虑后果!实在太令人失望了!”

刘伯温极少说重话,此时显然已经是极为严厉的批评了。

“在堂堂殿试之上,竟然说出那般不过脑子的话。你们知不知道,这样做对十二皇子而言,非但不会有任何的好处,反而会将他推向极为不利的处境!”

铁铉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不想虚为委蛇。却不想连累了十二皇子,当真该死。”

解缙则是一阵苦笑:“我本以为,只要能够投奔湘王府下,即便只是传书送檄、击鼓鸣金,此生便再无遗憾了。”

“却不想,我们当真是好心办了坏事。惭愧,惭愧!”

见二人都面露愧色,刘伯温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反正,事情现在已经走到了这种田地。

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想解决办法。

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刘伯温忽然站起身来。

“诸位,接下来大家该好生考虑一下了,接下来应当何去何从。”

“这朝堂之上,留给我们的发展空间,往后肯定会愈来愈少。”

“与其被他们淮西派打压,苟延残喘。”

“倒不如……破釜沉舟,跟着十二皇子前往荆州施展拳脚。”

“当然了,这是老夫的一家之言,至于是否前往,诸位还需要多加考虑才是,切记莫要冲动决定。”

刘伯温说完,便继续老神在在地端起了茶盏。

在场众人,听了刘伯温的这番话,亦不由仔细权衡起了利弊来。

是朝堂,还是荆州?

朝堂之上,淮西派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荆州之远,龙蛇混杂,各方势力林立,地头蛇众多。

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一众浙东派的官员们,恐怕将再无安眠之时了。

太子朱标匆匆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他的眼中藏着一抹焦虑之色,心急如焚。

只因他得知朱元璋已经草拟了圣旨,将要限湘王朱柏在三天之内离开京城,动身前往荆州就藩。

而此番,太子朱标便是为了此事而去的。

不论朱元璋态度如何强硬,他都必须要去替朱柏说上两句。

京城虽大,但此时真正能帮得上忙的,有也仅有太子朱标一人而已。

来到御书房门外。

“儿臣朱标,参见父皇!父皇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朱元璋将狼毫搁到笔架山上:“起来吧。”

“谢父皇。”

他刚迈步走进御书房,便听到朱元璋说道:“标儿,你这次来倘若是要给老十二求情的话,就回去吧,咱不听。”

朱标一愣,心念猛转,道:“父皇,儿臣此番前来,其实并非为十二弟求情的。”

“那是为何事啊?”

“儿臣是特地来支持父皇的。”

“支持?”朱元璋不由有些意外,“支持咱让老十二就藩?”

朱标点了点头:“正是。”

沉吟片刻,朱元璋这才说道:“标儿,你这说法倒是让咱感到有些意外,不妨展开说说。”

“我大明初定天下,想来外部仍然藏匿着不少乱党、地方势力,鱼龙混杂,百姓不得安生。”

“十二弟这时候走马上任,前往荆州就藩,一来可以震慑荆州属地的车匪路霸,打击宵小之徒;二来荆州地方官员尚不稳定,地头蛇层出不穷,十二弟正好可借皇室之威,扫清荆州之地官商勾结,重新整顿职场。”

“不过……”

“不过什么?但说无妨。”很显然,朱元璋被太子朱标的这一番话,彻底把好奇心给勾了起来。

“不过荆州此前局势甚是不明朗,曾任长阳县知县,如今代荆州知府孔希仁,怙恶不悛,在荆州大地上横行霸道,更是与江湖匪患多有勾结,其人心狠手辣。”

“麾下知事曹元善、司狱姚司恭更是助纣为虐,鱼肉百姓。”

“另有巡检司宋宗尧与知府孔希仁狼狈为奸,彼此勾结,欺男霸女。”

顿了顿,太子朱标这才继续说道。

“当下荆州可谓是已经烂透了骨头,正是重病须得下猛药。但愿十二弟能够以雷霆手段镇压,将这群混账绳之以法,以彰显我大明恩威。”

朱元璋总算是听出太子朱标的弦外之音来了。

他轻哼了一声:“标儿,你这分明是在跟咱使激将法。”

“万一咱当真顺水推船,信了你这番话,你又该做如何呢?”

朱标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他从怀中抽出一卷地图,在书桌上展开:“父皇,请看此图。”

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当下的荆州局势。

各种不同的势力分布,都用细楷详细标注了出来。

这些人的官职,出仕年岁,勾结的势力,还有犯下的罪状。

全都详细写了出来。

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朱元璋便不由一阵头大。

“标儿,你这字写得这么小作甚?拿走拿走,咱看得头晕。”

“父皇无需细看,这上面的内容,无非是将诸位势力所依仗的官吏,详细书写了出来而已。”

“若是父皇不愿看,儿臣也可为父皇口述其中详细。”

朱元璋不置可否,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他倒是愈发好奇了起来。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太子朱标是通过什么途径,去将这些资料收集得如此完备的。

而且,朱元璋他当真是看得头晕吗?

当然不是。

他是不想自己的决策被人左右,尤其是被自己视为继任者、接班人的太子朱标左右。

“……巡检司宋宗尧侵占百姓良田一百四十七亩,焚毁百姓屋舍十六间,纵容下属凌辱妇女共计四百三十二起……”

“标儿。”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开口打断道。

“咱知道,你肯定私底下一定在收集相关资料。不单单只是一个荆州吧?整个大明各个州府的资料,你都有收集是不是?”

“回父皇,的确如此。”

太子朱标光明正大地承认了。

“许多前朝贱奴一朝得势之后,便开始了疯狂敛财、享受,到头来,吃苦受罪的还是老百姓。”

朱元璋微微颔首。

“所以说,父皇。儿臣是当真希望十二弟能够尽早就藩,扫清这些蛀虫。”

太子朱标一脸正气。

“只是,十二弟能力有限,我担心他恐怕不能胜任啊。”

朱元璋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说一千道一万,老大你还不是想着给老十二说情?

“标儿。”

朱元璋开口说道。

“你和老十二不同的,咱打下的这个大明,终究是要由你来继承大统。”

“作为一国之君,你必须表现得足够强大,绝对不能在人前显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软弱,而那都将会成为你的弱点,遭受到百倍的抨击和针对。”

“咱知道,你对老十二有很深厚的手足情谊。别忘了,你们是出生于帝王之家!”

“咱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你铲平障碍、铺平道路,将隐藏的祸患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看着太子朱标若有所思的神情,朱元璋不由加重了语气。

“咱,可不希望老朱家的后人,自相残杀。”

太子朱标浑身一抖:“儿臣……知道父皇的用心良苦了。”

闻言,朱元璋终于舒了口气。

“但儿臣以为,十二弟尚未婚娶,孤身就藩不合礼数。父皇,趁着十二弟就藩还有些日子,一定要把他的婚事给办了。”

见太子朱标被自己说服了,朱元璋心中一阵快慰。

成亲?

相比之下,不算大事了。

他的心中顿时就联想到了徐达家的小闺女,算算年纪跟老十二相差不远,正好人在闺中,尚未婚娶。

于是,他便应允了下来。

“说起来,徐达家的小闺女是叫徐妙……徐妙锦对吧?”

“是,父皇。”

朱元璋点点头,道:“也好!这件事情倒是好解决。这样吧,标儿你现在就去找徐达,聊聊老十二跟徐达他小闺女徐妙锦的婚事。”

……

强龙难压地头蛇;

朱柏这过江龙,即将在荆州一手遮天!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第1章 第2章 第2章 第3章 第3章 第4章 第4章 第5章 第5章 第6章 第6章 第7章 第7章 第8章 第8章 第9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0章 vip 第21章 第21章 vip 第22章 第22章 vip 第23章 第23章 vip 第24章 第24章 vip 第25章 第25章 vip 第26章 第26章 vip 第27章 第27章 vip 第28章 第28章 vip 第29章 第29章 vip 第30章 第30章 vip 第31章 第31章 vip 第32章 第32章 vip 第33章 第33章 vip 第34章 第34章 vip 第35章 第35章 vip 第36章 第36章 vip 第37章 第37章 vip 第38章 第38章 vip 第39章 第39章 vip 第40章 第40章 vip 第41章 第41章 vip 第42章 第42章 vip 第43章 第43章 vip 第44章 第44章 vip 第45章 第45章 vip 第46章 第46章 vip 第47章 第47章 vip 第48章 第48章 vip 第49章 第49章 vip 第50章 第50章 vip 第51章 第51章 vip 第52章 第52章 vip 第53章 第53章 vip 第54章 第54章 vip 第55章 第55章 vip 第56章 第56章 vip 第57章 第57章 vip 第58章 第58章 vip 第59章 第59章 vip 第60章 第60章 vip 第61章 第61章 vip 第62章 第62章 vip 第63章 第63章 vip 第64章 第64章 vip 第65章 第65章 vip 第66章 第66章 vip 第67章 第67章 vip 第68章 第68章 vip 第69章 第69章 vip 第70章 第70章 vip 第71章 第71章 vip 第72章 第72章 vip 第73章 第73章 vip 第74章 第74章 vip 第75章 第75章 vip 第76章 第76章 vip 第77章 第77章 vip 第78章 第78章 vip 第79章 第79章 vip 第80章 第80章 vip 第81章 第81章 vip 第82章 第82章 vip 第83章 第83章 vip 第84章 第84章 vip 第85章 第85章 vip 第86章 第86章 vip 第87章 第87章 vip 第88章 第88章 vip 第89章 第89章 vip 第90章 第90章 vip 第91章 第91章 vip 第92章 第92章 vip 第93章 第93章 vip 第94章 第94章 vip 第95章 第95章 vip 第96章 第96章 vip 第97章 第97章 vip 第98章 第98章 vip 第99章 第99章 vip 第100章 第100章 vip 第101章 第101章 vip 第102章 第102章 vip 第103章 第103章 vip 第104章 第104章 vip 第105章 第105章 vip 第106章 第106章 vip 第107章 第107章 vip 第108章 第108章 vip 第109章 第109章 vip 第110章 第110章 vip 第111章 第111章 vip 第112章 第112章 vip 第113章 第113章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