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A+ A-

李善长、刘伯温二人带着满腔心事回府了。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起身回了后宫。

御书房内,朱标正在为本次的科举考试忙碌着。

当朱元璋到时,他还埋头坐在椅子上,正忙着整理各地呈上来的、历年的试卷作为参考。

大明初定,想要重塑科举考试之路,所能借鉴的也只能是前朝经验。

开国头一遭的选拔,根本没有足量的参考能用,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此时,书桌旁的蜡烛早已燃尽。

看样子,太子应该在这里忙碌了一整宿。

朱元璋上前,抬手轻轻按在了朱标肩上。

“父皇?您怎么来了!恕儿臣未能及时行礼。”

朱标扭头,见是朱元璋后,赶忙起身,准备行礼。

“免了罢。”朱元璋摆了摆手,不愿私下跟朱标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标儿,可是昨晚一宿没睡?”

“回禀父皇,忙忘了。”

对此,朱元璋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随口问道:“可有头绪?”

朱标的表情颇为不虞:“千头万绪,并非一朝一夕能捋顺的。不过多花点功夫,儿臣总是能捋清楚的。”

忽然,朱元璋回想到了老十二当时在后院里所说的那些东西。

于是便将他的科举思路,同太子朱标大致说了说。

原本一头乱麻的朱标,听完后有如醍醐灌顶,眼中写满了震撼之色。

两相对应,似乎自己想岔、不确定的地方,有如拨云见日一般,豁然开朗起来。

“不曾想竟然还有此等高人。”

太子朱标虽心中巨震,但脸上的表情却并未多给。

“倘若如此,那么科举考试可以删繁就简,但录取的效果,更是胜往昔。”

遂凝神动笔,开始重新查漏补缺,对科举考试重新进行充实、删减。

不多时,一份崭新的规划,便跃然纸上。

朱标仔细揣摩了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

以此规划为蓝本,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将本次科举考试办好,并形成固定章程,以便日后沿用。

做完这一切后,太子朱标抬头,发现父皇眉目之间,似有愁云汇聚。

他刚站起身,还未开口便听朱元璋说道:“咱打算让皇子们,尽快就藩,最好是在半旬之内敲定。”

闻言,朱标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父皇做事向来沉稳,极有章程,绝对不会贸然做出这种决定。

心中念头微转,朱标问道:“父皇,可是在担忧什么事情?儿臣原为父皇分忧。”

“倒是有两桩事情,令咱很是介怀。”

朱元璋缓缓说道。

“这其一嘛,便是昨天咱去老十二府上,撞见他跟大臣们私交甚密。”

这番话虽然说得轻飘飘的,但实际上究竟有多重,朱标最是清楚。

“咱不希望看到以后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只怕开了这个头,那么往后咱老朱家的皇子们,可就没个安生日子了。”

出生在皇室,既是幸运,也是不幸。

幸运的是锦衣玉食,穷尽享受。

不幸的是手足相残,兄弟反目。

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史书里已经记载了无数次。

朱元璋想要彻底杜绝,那就只能是设立红线,谁人都不能越界。

“儿臣明白。”

朱标表情严肃。

“为彻底杜绝此事再有发生,应当编撰进《大明律》中,量刑从严,以雷霆手段震慑之。”

“准了。”

“父皇,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呢?”

朱标又问道。

他很清楚,皇子与大臣私交甚密,这桩事情虽然会令父皇不满,心生忌惮。

但也绝对不达不到这般着急忙慌地,要把诸位皇子全都送走的程度。

如此匆忙,倒是显得有些慌了分寸……显得好似大敌当前一般。

这也是让朱标最为不解的地方。

值此外无强敌,内无忧患,分明是天下承平之相。

假以时日,必然能够铸剑为犁,熔矛为镰,永葆天下太平。

可父皇的反应竟是如此反常,令他不由心中疑窦丛生。

“标儿,咱现在跟你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抖出去。”

“是,父皇!”

见朱元璋表情凝重,朱标也严肃了起来。

“铁浮屠……你应当听过吧?”

“曾经有所耳闻。”

“本次北伐,那元庭并非是徐达、常遇春二人打下来的,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缓缓说道。

“当时,元庭里守城的还有十万鞑子,一夜功夫就全给杀光了,从健德门向北,绵延好几里路,全是鞑子的尸体。”

“莫非,此事竟都是铁浮屠所为?”

听完这一席话,朱标的表情,变得愈发严肃起来。

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战况,究竟该是何等的惨烈、血腥!

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徐达、常遇春多次派出铁鹰士,沿着北庭四散搜索,过了许久,才终于是找到了一样关键线索。

“便是那铁浮屠的令牌!”

说到这里,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

“铁浮屠。那是一支杀性很重的重甲骑兵。从当初屠灭陈友谅,再到屠杀孛儿只斤,每一次出手,不论男女老幼,必然不留任何活口!”

“可便是这样一支重甲骑兵,到现在为止,咱始终都没找到他的据点,究竟是藏在什么地方。”

听到现在,朱标也大概是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所以说,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情况是敌暗我明,我们的处境极为被动。况且地方守备空虚,极有可能被这方势力趁虚而入。”

“不错。”

朱元璋缓缓点头。

“地方疲弱,倘若铁浮屠来袭,根本就不可能有还手的余力。”

“而咱之所以让皇子们早日赴任地方就藩,为的便是防范于未然,以便更好应对这个藏在暗处的敌人。”

听完朱元璋的这番话,朱标心中已无任何疑虑。

“父皇目光长远。但距离父皇寿辰只有一个月了,如果可以,儿臣希望诸位皇弟们能给父皇祝完大寿之后,再行动身不迟。”

朱标继续说道。

“父皇以为如何?”

朱元璋缓缓点头,将此事一口应允了下来。

······

时光荏苒。

半旬匆匆过去。

北伐的军队,也终于是班师回朝,抵达了应天府。

百姓们张灯结彩,夹道欢迎。

为表重视,朱元璋携一众皇子,不惜出城十里,亲自相迎。

徐达、常遇春二人身披光鲜亮泽的重甲,下马向朱元璋行礼。

“臣徐达/常遇春,叩见陛下!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朱元璋上前,亲自将两位猛将搀扶起来,眼中罕见地多了一抹暖意。

“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

“为大明鞠躬尽瘁,乃是我等福分!”

“行了,走吧!让应天府的百姓们,好好看看咱们大明的大英雄们!”

于是徐达、常遇春二人翻身上马,在亲兵的簇拥下,跟随朱元璋圣驾一道,朝着应天府而去。

至于大军自然是不会跟着进城,人太多了,应天府内挤不下,是以转而去了不远处的军营当中。

即便军营之中,也早已经准备妥当了好酒好肉,专程为这些英雄们接风洗尘。

今日军帐之中虽不禁酒,但却也规定了每人所允许喝的分量。

为避免酒后滋事,甚至还加派了巡逻的卫兵。

而另一边。

徐达、常遇春所率亲兵,进了应天府后。

一路的鲜花怒马,一路的山呼海啸!

看军容如此齐整,见将士如此雄壮,应天府的百姓们眼中,多了一份浓烈、炽热的归属与自豪。

……

忙完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事。

朱元璋拉着这帮淮西派出身的老兄弟们,留在宫中一起吃顿便饭,顺便聚一聚。

说是便饭,也有十一二个菜,冷盘、小食、炒菜、汤菜全端了上来。

摆上一大圆桌,挺丰盛的。

众人吃吃喝喝,彼此又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熟人,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

尤其当说起他们年幼时的经历,众人都不由一脸愤懑。

即便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仍然无法释怀。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啊?”

徐达捏着筷子,此时已是微醺。

“我家大姑娘老是嫌我贪嘴,我为什么贪嘴啊?那还不是小时候给饿的!”

说到这里,他捏着酒杯,又抿了一口。

“粮食、土地,那可是老百姓的命!吃着老百姓给的俸禄,还巧立名目、百般盘剥,这样的狗官,那就该当一个杀字没二话!”

徐达的脾气,即便这么些年过去了,也依然如当年一样火爆。

但他说的这些东西,却又是说到每一个人的心坎里去了。

的确。

年少时他们的居住环境之差,即便是在最底层百姓当中,也属于是最窘迫的一类。

吃不饱、穿不暖,那都是常态。

一年有四个季节,但对他们而言,却只有下地劳作和上炕睡觉两个差别。

可即便如此,辛辛苦苦一整年,田里的收成扣掉上交的部分,一家人连糊口都成问题。

听完徐达的这番话,朱元璋也是心有触动,满脸的若有所思。

“好了好了,当年咱们生活苦是苦,但哥几个不是赶跑了鞑子吗?日子啊,肯定会好起来的!”

李善长给徐达、常遇春都斟满了,碰杯走一个。

这话题,到这儿算是揭了过去,聊新的。

不知怎么,这一来二去,就又聊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铁浮屠,成了始终迈不过去的话题。

朱元璋抿了口酒,缓缓说道:“这铁浮屠神出鬼没,始终找不到大本营在哪儿,咱这心里不踏实啊。”

“也不知道究竟是敌是友,又或者是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这家伙,实力太强大了,又躲在暗处,防不胜防啊。”

“陛下勿忧,有我们在呢!”

常遇春、徐达顿时坐不住了。

“是啊,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提刀上阵的人,要当真遇见了,过马就是一刀!”

“左右是个杀字,倒不如咱们主动出击,就算把整块土地给揪个底朝天,不信找不着他们人!”

一说起这个话题,那他们可就都来劲儿了。

眼看越说越是起劲,隐隐有劝不住的情况,李善长赶紧起身,一个个好言相劝,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他们给拉了回来。

“何必这么大张旗鼓的?见着点水花就扔鱼叉了。”

李善长没好气道。

“人家对咱们可从来没表露过态度,哪儿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是敌人呢?所以啊,还是得先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呐,他们最好是别打我们大明的馊主意,否则定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说得好!”

朱元璋敬了徐达一杯。

“总之,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堕了咱自己的威风!喝酒!”

酒过三巡,众人陆陆续续都散了。

徐达本来也起身要走的,被朱元璋强按着喝了碗马皇后亲手熬的醒酒汤。

两兄弟坐在椅子上,有一搭没一搭又闲聊了起来。

“重八哥……”

“怎么了?”

“你是不是当真要把我大闺女嫁给你家老四啊?”

徐达瘫在椅子上,喷着酒气。

“你啊,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桩婚事咱们是……是定下来的,改不了!”

莫说徐达,便是朱元璋也有点喝大了,说话略带含混不清。

“咱呀,也是真喜欢咱未来的儿媳妇。”

“什么啊重八哥,你可莫诓我啊。我听人说了,老四要娶我家大闺女,他可是闹别扭了的,当天人都跑没影儿了。”

“是有这么个事儿,不假!但是啊,咱听说了后,也生气啊!咱也帮你教训了,咱打他十天下不了床!”

“重八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家这大闺女向来是知书达理的,老四这事儿办得太不讲究了,订婚的时候都能跑路,让我女儿脸往哪儿搁啊?”

朱元璋一听,顿时不乐意了。

“是,我家老四的确是对不住你们家大闺女,但咱不是都打他板子了吗?再说了,那谁年轻的时候还没点小心思啊?”

徐达却是犯了犟脾气,好说歹说就一句:“重八哥,反正我大闺女说了要退婚,不嫁你家老四。”

朱元璋见徐达这般执着,也没再多劝什么,敷衍了一句。

“行吧,不嫁就不嫁,反正咱儿子多,你大闺女看上哪个了,让她随便挑!反正啊,咱们俩必须得是亲家。”

与此同时;

大明朝一场轰轰烈烈的科举选拔,正式拉开了帷幕……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第1章 第2章 第2章 第3章 第3章 第4章 第4章 第5章 第5章 第6章 第6章 第7章 第7章 第8章 第8章 第9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0章 vip 第21章 第21章 vip 第22章 第22章 vip 第23章 第23章 vip 第24章 第24章 vip 第25章 第25章 vip 第26章 第26章 vip 第27章 第27章 vip 第28章 第28章 vip 第29章 第29章 vip 第30章 第30章 vip 第31章 第31章 vip 第32章 第32章 vip 第33章 第33章 vip 第34章 第34章 vip 第35章 第35章 vip 第36章 第36章 vip 第37章 第37章 vip 第38章 第38章 vip 第39章 第39章 vip 第40章 第40章 vip 第41章 第41章 vip 第42章 第42章 vip 第43章 第43章 vip 第44章 第44章 vip 第45章 第45章 vip 第46章 第46章 vip 第47章 第47章 vip 第48章 第48章 vip 第49章 第49章 vip 第50章 第50章 vip 第51章 第51章 vip 第52章 第52章 vip 第53章 第53章 vip 第54章 第54章 vip 第55章 第55章 vip 第56章 第56章 vip 第57章 第57章 vip 第58章 第58章 vip 第59章 第59章 vip 第60章 第60章 vip 第61章 第61章 vip 第62章 第62章 vip 第63章 第63章 vip 第64章 第64章 vip 第65章 第65章 vip 第66章 第66章 vip 第67章 第67章 vip 第68章 第68章 vip 第69章 第69章 vip 第70章 第70章 vip 第71章 第71章 vip 第72章 第72章 vip 第73章 第73章 vip 第74章 第74章 vip 第75章 第75章 vip 第76章 第76章 vip 第77章 第77章 vip 第78章 第78章 vip 第79章 第79章 vip 第80章 第80章 vip 第81章 第81章 vip 第82章 第82章 vip 第83章 第83章 vip 第84章 第84章 vip 第85章 第85章 vip 第86章 第86章 vip 第87章 第87章 vip 第88章 第88章 vip 第89章 第89章 vip 第90章 第90章 vip 第91章 第91章 vip 第92章 第92章 vip 第93章 第93章 vip 第94章 第94章 vip 第95章 第95章 vip 第96章 第96章 vip 第97章 第97章 vip 第98章 第98章 vip 第99章 第99章 vip 第100章 第100章 vip 第101章 第101章 vip 第102章 第102章 vip 第103章 第103章 vip 第104章 第104章 vip 第105章 第105章 vip 第106章 第106章 vip 第107章 第107章 vip 第108章 第108章 vip 第109章 第109章 vip 第110章 第110章 vip 第111章 第111章 vip 第112章 第112章 vip 第113章 第113章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