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省里记者采访
A+ A-

第二天一大早,省里的记者先到了星星啤酒厂,采访了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着他们的孙厂长。

孙厂长这几天几乎每天睡不着觉,哪怕他比起刘长富,很算得上见多识广,但被省里媒体扎堆采访这种事情,还确确实实是第一次。

说句不好听的,洵县的县长都没这么大出过风头。

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就差,孙厂长这几天每天都要喝一大缸子浓茶,因为眼下挂着两个黑眼圈,倒是把他劳碌辛苦守着生产线的状态表达出来了。

星星啤酒厂这几天很是忙碌,那么多受潮小麦都得加工出来,工人也是三班倒,机器是没有一天歇的,要不是这批机器是县里当初大出血大价钱购入的,就这样用下来,早晚要罢工。

孙厂长虽然身体困倦,但精神不困啊。

他游走在生产的第一线,看到谁都是和颜悦色的,倒是让工人们都对他亲近了不少。

今天早上,孙厂长刚泡好浓茶,吨吨吨灌下去一大口,觉得清醒了,就听见秘书激动的叫喊声:“厂长厂长,记者们来了!”

孙厂长一喜,连忙理了理衣领,又拿起小镜子看了看早起梳的一丝不苟的头发,见自己形象颇佳,这才把镜子飞快的缩进抽屉里,跟着秘书往外走。

两人从楼上下来,正看见一群记者忙着摄像机往里走,还有人趁机采访了工厂的工人,把那几个路过的工人羞的面红耳赤,但又因为可能要上电视,谁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有工人便闭着眼睛大声回答问题:“我们厂长说了,洵县百姓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都是一家人,当然要互帮互助了,我觉得我们厂长做的很好!”

记者看他这副模样,笑着把话筒收到自己这边:“这位师傅,你为什么闭着眼睛呢?”

那工人脸色通红,小心翼翼的睁开眼,不好意思道:“俺、俺胆子小,看见你们抗的那个黑东西就紧张,非得……非得闭着眼睛才敢说话。”

说着说着又把眼睛闭上了。

“原来是这样!”记者们笑成一团,他的几个工友觉得丢面子,把他挤到后面去,争先恐后的表示自己可以回答问题。

于是记者又问了几个人,问他们小麦是哪天拉回来的,质量怎么样,真的受潮了吗?加工的如何,对啤酒质量有没有影响?

工人们虽然热情高涨,但回答的却也不流利,许多人说的都是结结巴巴的,主要还是紧张。

第一个闭着眼睛的工友说的没错,那个大黑家伙对着自己一照,就总觉得心里发慌,说话自然就流利不起来。

好在他们虽然说的不流利,但说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记者们在他们这里掌握了一手消息,便也对这件事的真实性更加确信了几分。

等到孙厂长赶过来的时候,记者们刚好已经问完了,见孙厂长到了,他们便转移了采访目标。

孙厂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因为要努力控制差点笑出扁条体的表情,他忍得真的很辛苦。

勉强维持着一厂之主的稳重形象,他带着记者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谁知道人太多了,办公室居然坐不下,最后又转到了会议室。

随着记者们挨个提问,孙厂长被闪光灯闪的眼睛都快要瞎了,但他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光!

按照之前制定的营销计划,他先展现了星星啤酒厂的格局,把好感度刷满了,这才开始卖惨,说自家啤酒不好卖,又着重介绍了这批受潮小麦做成的爱心酒,希望电视台能够帮忙宣传,让更多的人来购买星星啤酒。

都是本省的事情,又是大新闻,记者们自然不会把这一段剧情剪下去,更何况丁县长还在后面使力了,他很希望今年的财政收入能增加一些,提前把能走的关系全都走了一遍,就是盼着酒能多卖些。

卑微卖酒人孙厂长声泪俱下的说着自家啤酒厂的难处,差点把记者们都给说哭了。

但让记者们没想到的,这居然不是来到洵县后接受的唯一催泪弹攻击,在他们到达春阳公社后,刘长富和江云又给他们的泪腺来了一万点暴击,直接用农村的贫穷和质朴把他们彻底感动哭了。

以至于中午那顿炖鸡,他们都没好意思吃,总觉得乡亲们为了他们的到来太破费。

后来省电视台的负责人发言叫他们吃了,免费浪费乡亲们的心意,临走时补贴一些餐费就好了。

于是刘长富也震惊了,他第一次招待领导还收到了钱。

要知道,他安排记者们吃饭的地方是公社招待所呀,杀的鸡都是公社的,跟村民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记者们非要叫他收下,理由是他们吃饭时村民们来送菜了,虽然只是些农家菜,例如槐花炒鸡蛋(这个季节刚好吃槐花),凉拌蕨根粉(这是村民自己做的粉条),凉拌车前草(这是方婶子送的),油泼辣子拌豆腐(村里豆腐坊送的),诸如此类农家野菜,自制小菜,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能看出来他们的一片真心啊。

穷山恶水出刁民,像春阳公社这么穷的地方,居然能出这样一群质朴的村民,真是太难得了。

刘长富被夸的也是与荣有焉,恰巧江云在后面咳嗽了一声,他趁机就将养猪场的事情说了出来,末了满眼散发着乞求的光芒道:“……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养猪场办起来,村民们也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了,以后待客,也不至于如此寒酸,也就是公社里还喂着几只鸡,竟然连点像样的菜都端不上来,唉!”

江云也在旁边附和,语气透露着重重的失落:“我是今年刚下乡的,才来不到一个月就瘦了两三斤,真不敢想象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日子又该有多艰难。记者同志们,我是亲眼看着村里吃不饱饭的小孩饿的嗷嗷哭的,如果春阳公社能有一份产业,让村民们多一点收入,孩子们也就不会吃不起饭,上不起学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呀!”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第30章

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