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
A+ A-

  张居正人长得眉目轩朗,颇为英朗,略显清瘦,只有一双眼睛,隐隐有精光闪现,站在那里,不显不彰,却给人一种锐利的感觉。

  万历元年,大明已经步入了老年,正是日薄西山之时。

  政松国弱纲纪冥堕,武备废弛,京营不过五六万之数,皆为老弱病残;国家财用大亏,税基已经完全萎靡;朝内党锢盈天,冗员无数,吏治之腐朽亦前所未有;百姓苦于生计奔波辛苦,大明已然有土崩瓦解之势。

  在这种时候,非有济世之人出世,方能肃清积弊,给大明续命。

  严嵩做不到、徐阶做不到、高拱做不到。

  朱翊钧的眼前,就是面前的大明首辅张居正,他有手段、有决心、有能力、有才干,他能做到吗?

  他其实也没做到,十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大明病的又太重了,万历十年,张居正薨逝后,大明最后一次自我纠错的机会在反攻倒算的浪潮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前这个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首辅,是万历皇帝能三十年不上朝、朝中官员大半阙员之下仍然怠政、胡作非为的最大底气!

  只要张居正做的事儿,对大明有益,朱翊钧就绝不会阻拦分毫。

  让大明再次伟大,是朱翊钧矢志不渝的心愿。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张居正也在看着小皇帝。

  昨天刺王杀驾,刺客闯到了乾清宫内,一刀扎在了床板之上,突遭如此大难,这个年幼的君王,会是何等的反应?是被吓破了胆变得唯唯诺诺?或者是担心自己会被害忧虑至极?亦或者是先帝离世自己连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悲伤?

  张居正都没看到,只看到了气定神闲,还看到了一丝玩味。

  眼神,是骗不了人的,大明皇帝的眼神里,没有畏惧,没有惶恐,没有悲伤,没有忧虑。

  “元辅,可以开始经筵了吗?”朱翊钧问道,按照过往的记忆,他要说一大段文绉绉的话。

  大意为:朕年纪尚幼,深深担心自己的德行对不起万民供养,先帝的期望,今天按祖宗之法,希望朝中大臣们能够好好念经,教朕道理,治理好这个国家。

  这大段的话就跟念经,其他学的东西记忆早已经淡薄,唯独这段话,记忆格外深刻。

  朱翊钧在试,试探自己不肯这么讲,这经筵能不能办。

  “谨遵圣命!”张居正一愣,俯首称是。

  事实上,不念经,经筵也能开始。

  大明权势滔天的二十七臣工,伺候朱翊钧一个人读书,皇帝读书,连书页都不用翻,自然有展书官翻动,伺候朱翊钧读书的还有侍读、侍讲,负责铺纸、研墨,记录讲筵学士们的一言一行。

  读书连个笔记都不用做,只需要听就可以了。

  讲筵学士进殿,朱翊钧还得站起来回礼,之后才能开始讲课,讲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讲筵学士各有分工,都是把一个字一个字掰开了揉碎了,喂到他的嘴里去。

  张居正也没闲着,更没有神游天外,而是极为认真的在看着朱翊钧学习。

  张居正,没有政治继承人,他也不能有,他朝纲独断,要是有政治继承人,李太后就该寝食难安了,废一个高拱是废,废一个张居正也是废。

  对于李太后而言,维护皇帝专管,就是李太后的职责。

  张居正的继承人有且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月台之上的皇帝,所以,他在很用心的教导皇帝向学。

  朱翊钧也确实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他听着听着,逐渐琢磨出不对劲儿来,他忽然开口说道:“停一下。”

  “元辅,朕有疑惑。”朱翊钧对着张居正问道:“这几位讲筵学士,讲的明明都是一句话,却各有各的见解,朕到底该听谁的?”

  “《论语·为政》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王希烈王学士说是:如果钻研异端学说,危害极大;陈谨学士说:批判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会被消灭了;翰林院编修汪镗孙说是:攻击跟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言论,这样很危险。”

  “元辅,此句,究竟何解?三位大学士一句话,三个意思。”

  小皇帝问的这个问题,一时间把张居正都给难住了。

  比武定胜负易,而以文会友则难分高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便是这个道理。

  文人自古相轻,孔夫子的一句话,一千个读书人,就有一千个孔夫子,各种注解版本层出不穷,各家各派甚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谁对?谁错?听谁的?

  无论此刻张居正说听谁的,都把另外的学士给得罪干净了,张居正倒是不怕得罪人,他要是怕得罪人,就不想着推行考成法了。

  考成法就是给百官们套笼头,甩皮鞭,给百官们定绩效考核,最是得罪人。

  张居正在思索,怎么教好皇帝。

  张居正沉默了片刻说道:“臣以为,攻,攻读专事;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者。”

  “宋徽宗向道,自称是教主道君、梁武帝迷信佛学,自称达摩,不免丧身亡国,为后世之所非笑,则异端之为害,岂非万世之所当深戒哉!”

  朱翊钧拿起了笔写下了宋徽宗和梁武帝六个字,开口问道:“张元辅的意思是这些宗教之说,方为异端?”

  “然也。”张居正毫不吝啬自己对佛道之说的厌恶,最主要的便是税基萎缩,这些寺观所辖土地,不纳钱粮,缙绅多挂靠其下。

  在大明治下,藏污纳垢,还不纳税,这是大明日薄西山的蠹虫之一。

  诸子百家之学,不是异端,那些就是学问,但是蛊惑人心的邪祟,才是真正的异端。

  张居正是个儒学士,又不完全是个单纯的儒学士,单纯的儒学士,能搞出考成法这种东西来?

  朱翊钧不住的点头说道:“朕明白了,张元辅讲的是治国,大学士们讲的是道理。”

  “臣愧不敢当。”张居正听闻,赶忙自谦的说了一句,虽然是自谦,但他并没有任何谦虚的姿态,站的笔直,还有些傲气,几个大学士也是不敢反驳。

  高仪死了,高拱被逐出了内阁,张居正的手段霸道,万一反驳了,明天因为左脚踏进了承天门而被罢黜了怎么办?

  朱翊钧对这经筵略有些不耐烦,这些大学士们讲话,就跟前世各种大会领导发言一样,全都是有道理的屁话,全都是正确的道理。

  但是跟治国,没有任何的瓜葛。

  全是废话!

  他看着张居正,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笑着问道:“元辅也是读书人吧。”

  张居正不知道皇帝为何发问,不是读书人,他能站在这里?他略有些疑惑的回答道:“臣出身荆州府长宁所军户,不才,嘉靖二十六年二甲第九名庶吉士。”

  张居正是军户,出身长宁所,二甲第九名。

  朱翊钧继续说道:“元辅读书极好,想来也注解过四书五经。”

  张居正多少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回答道:“注解过。”

  朱翊钧这才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朕以为,现在元辅是大明文渊阁首辅,自然是最厉害的读书人,就用元辅注解的四书五经来读。”

  “大明廷臣二十七员,公务极其繁忙,部议、部推、部务,都在殿外候着,伺候朕一个人读书,这一读就是几个时辰,内外诸事,不需要商议吗?”

  “元辅把自己注解的四书五经给朕,每月专门抽出一天的时间,让翰林和大学士们来考校,若是无法通过,再这么多人盯着也不迟不是?”

  “你们在月台下廷议,朕在月台上自己读书,咱们都不耽搁。”

  二十七个廷臣在门外候着,纠仪官举着绣春刀,盯着他们,他们连站都的站的有模有样,更别说交头接耳商议国事了。

  朱翊钧的这个主意,节省了彼此的时间,增加的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诸多大学士们在学问上的冲突,造成的迷茫。

  考成法的核心,不就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减少大明制度内的僵化吗?

  张居正沉思了片刻,翻了翻袖子,掏出了一本《四书直解》递给了伺候在旁的张宏,朗声说道:“陛下圣明。”

  答应了?

  朱翊钧还以为自己这个小皇帝的意见不重要,但看张居正答应的如此爽快,再看着早就准备好的《四书直解》,便知道,张居正这是早有准备。

  君臣二人,其实是尿到了一个壶里去。

  张居正颇为郑重的说道:“廷议之后,臣单独留下一个时辰,为陛下解惑。”

  自从隆庆皇帝大行之后,经筵已经进行了六个月之久,皇帝学习成果如何?

  成果为零。

  张居正考校过,小皇帝根本没读进去,一个字都没读进去,问什么都只是支支吾吾。

  这么大阵仗,十岁的孩子,能读进去才奇怪。

  另一方面,各个大学士们,为了一字一句,颠过来倒过去的讲,各有各的见解,这些见解杂糅在一起,别说十岁的皇帝了,就连张居正都听的有些迷糊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注解孔夫子,到底谁有理?

  他一直在思考该怎样教好皇帝。

  首先不能让朝臣们不见皇帝,高拱之事历历在目,文华殿廷议是商量国事的地方,这涉及到了皇帝专管四个字,小皇帝必须要在,其次还得让小皇帝学业有成。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李太后误会张居正这个首辅要篡位!

  教的好好的,突然不让大学士教了,你张居正是何居心?

  思前想后,张居正想到了个办法,和皇帝说的几乎没什么差别,只是多了一项,他在廷议之后,留下一个时辰,传道解惑。

  “如此甚好,甚好!”朱翊钧翻动着张居正写的《四书直解》,这一本只是注解论语。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注解,都是用白话文写的,那些个大学士们讲起话来,之乎者也文绉绉的太难听懂了。

  《四书直解》堪称是四书五经通俗读物,但是通俗不代表简陋。

  以论语为例,孔子讲某句话,在什么背景下讲的,对谁讲的,为什么要这么讲,对于治国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对于当下的大明,又有什么借鉴的意义,讲的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臣等告退。”几位大学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能俯首告退。

  张居正在篡夺皇权,皇帝不仅不防备,还拱手送了一程,大学士们能有什么办法?

  哪天这龙椅上的皇帝不姓朱了,陛下才会知道改悔吧!

  二十七位廷臣开始上殿,坐在了长桌两侧,开始对国事进行廷议。

  而第一件事,就是刺王杀驾大案。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刺王杀驾 第2章 全是妖孽 第3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 第4章 皇权特许 第5章 皇帝的信牌 第6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 第7章 前首辅高拱授意行刺 第8章 大明军容耀天威 第9章 再一再二没再三 第10章 一波三折 第11章 幕后指使之人浮出水面 第12章 晋党的条件,格外优厚 第13章 有辱斯文 第14章 利益交换 第15章 割鸡焉用牛刀 vip 第16章 杀人需用利刃 vip 第17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 vip 第18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 vip 第19章 皇帝要亲自种地去? vip 第20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 vip 第21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vip 第22章 元辅,朕有疑惑 vip 第23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 vip 第24章 大明皇帝锄大地 vip 第25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 vip 第26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vip 第27章 划破黑暗的一道光 vip 第28章 力足以胜天 vip 第29章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 vip 第30章 德为心中法,法为成文德 vip 第31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 vip 第32章 卿之所愿,唯理所在 vip 第33章 狼、虎、龙 vip 第34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vip 第35章 族党排异,不胜不止(为盟主“电饭煲菜谱”贺!) vip 第36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国? vip 第37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 vip 第38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 vip 第39章 科道言官朝天阙 vip 第40章 曲则全,枉则直 vip 第41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vip 第42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 vip 第43章 主少国疑,帝制之下的皇权缺位 vip 第44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vip 第45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 vip 第46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摊子! vip 第47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 vip 第48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vip 第49章 给戚继光封个伯爵 vip 第50章 倍之,加倍执行 vip 第51章 朕以皇帝的名义许诺 vip 第52章 戚帅,朕有疑虑 vip 第53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 vip 第54章 过河拆桥,上房抽梯 vip 第55章 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 vip 第56章 面子、里子、尊严,都是靠自己挣来的! vip 第57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 vip 第58章 世间哪得两全法 vip 第59章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 vip 第60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