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正文第2节)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A+ A-

  

   13岁前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事物的增多,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去探索简单新鲜的事物了,而是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心理需求。在家庭中,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最为亲近,如果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妈妈就必须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6. 给孩子心灵成长的自由,尊重他——鱼缸法则

  

  心理学中有一个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鱼,无论怎样喂养,鱼都不会长大,一直保持在3寸的长短;可是,如果将这些热带鱼转移到了水池之中,用不了很长时间,原本3寸长的金鱼,也许就会长到1尺。

  仔细想一想,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鱼缸的大小有限,于是鱼的成长便也同时受到了限制;而水池终归要比鱼缸大得多,鱼可以自由成长的空间自然也就随之变大了。

  其实,这个鱼缸法则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孩子就好比是鱼,而我们对他的保护就好比是鱼缸,“鱼”在有限的“鱼缸”中一定长不大,他需要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13岁前的孩子,内心正需要迫切的成长,所以我们该尊重他的这种渴望。

▲ 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

  淇淇已经10岁了,但每天早上穿衣服却还要妈妈代劳。淇淇也想要自己动手,可妈妈每次看到他慢吞吞、笨手笨脚的样子,就忍不住上去帮忙。不仅是穿衣,淇淇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情了,但妈妈几乎都以他“动作慢”或“做不好”为由而替他做好了。可妈妈奇怪的是,明明自己帮淇淇做好了所有事情,他怎么还那么不高兴呢?

  淇淇当然不高兴,作为一个已经10岁的男孩子,还让妈妈替他做事,这对于想要成为男子汉的孩子来说,也算是一种“耻辱”。我们可能也有过类似的举动,很多时候都会忍不住上去帮忙,殊不知这就是在为孩子“加固”那个“鱼缸”。

  我们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能只表现在帮他做事之上,更要表现在教他学会做事之上。遇到孩子自己探索的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去帮忙”,克制自己想要伸出援手的冲动,要允许孩子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行动。

▲ 不要过多地要求孩子

   妈妈一直提醒可可:不要总想着玩,要多看书学习;不要总和别人四处疯跑,要多和爱学习的孩子相接触……妈妈对可可提了许多的“不要”与“要”,可到头来,可可却一个都没有记住,已经12岁的他,还总是和妈妈对着干……

   过多的要求势必会给孩子的成长加上枷锁,他的“手”伸不开,“脚”也要蜷曲着,极为不舒服的成长“姿势”之下,他自然是要反抗,这也是可可要和妈妈作对的原因。

   我们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认知,我们应该尊重他,允许他自己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让他自己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听听他的意见与见解。对于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要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做,而不是强迫他必须要去钻进那个“不合适的鱼缸”。

▲ 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引导者才是我们的最佳身份,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束缚他,可完全放手也是不行的。我们需要站在他的身旁,对他的行为予以指导,并为他答疑解惑。

  哈里·科勒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老师不仅博学多才,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老师在教育哈里·科勒时,只是借书给他看,如果哈里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而且,老师的解答也只是点到为止。这位老师曾经说:“教育学生就好比是放牛,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那样,凭着自己的性子强硬地拽着牛走;而是要向那些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只在拐弯的地方才抖动一下缰绳。”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也和哈里·科勒的老师教育学生一样,我们也要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引导他自己去观察、发现、行动。我们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维护他的权利,孩子自然也就不再有所反抗。

▲ 给孩子的自由也要有度

   自由,尤其是给孩子的自由,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太放纵他。我们要帮孩子养成一些基本的习惯,比如良好的道德、基本的动手能力、起码的自控能力等等。我们给孩子的自由,是要建立在这些基本习惯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孩子太过散漫,我们就要对他进行约束与管制。也就是说,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让他明白那些正确的道理,同时让他学会自己约束自己。

7. 孩子需要归属感,妈妈要做他的“避风港”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种归属感,每个人都不愿意孤独,更害怕寂寞。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归属于一个或者多个群体——家庭、工作单位、某个协会、某个简单的小团体……人们会从这些群体中减少甚至消除那种孤独与寂寞,感受到温暖,获得爱与帮助。

  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的这种归属感会更加强烈,他渴望能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关爱、帮助,他更希望妈妈能够成为他的“避风港”。

  暑假结束,雷雷就要上5年级了。但妈妈却丝毫没有雷雷长大的喜悦感,相反的,她对雷雷的很多做法都“看不过眼”——放学回家不写作业、考试打小抄作弊、爱说谎、总顶嘴,眼瞅着暑假都要过去了,可他的暑假作业就做了一篇……

  着急的时候,妈妈对雷雷不停地唠叨训斥;火气再大点,她就会直接对雷雷动手。以前打,雷雷还哭,可到了后来,他不但不再哭了,甚至还会还手、骂人。妈妈感觉自己为雷雷操碎了心,可怎么就换不回来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呢?

  有儿童心理专家曾经说,“成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儿童的心理核心则是归属感”,孩子听谁的话,那么他的归属感就在哪里。很明显,打孩子就会让他认为他的归属感并不在妈妈这里,于是他的归属感就转移或者缺失了。没有了这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雷雷自然会显得不听话,妈妈自然也就会觉得自己“劳而无功”。

  而且,现今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我们又经常忙于工作,这使得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亲子间缺乏交流,孩子的就会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如果孩子缺乏归属感,那么他的思想就会无处可寄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同时也会变得不负责任起来。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假如一个人找不到归属感,不管他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那么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安静下来,会一直制造矛盾,既伤害别人,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由此可见,归属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 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依赖,往往都会和“温暖”、“幸福”这样的感觉相联系。孩子的归属感,也来自于这些感觉。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在家中,我们要和孩子的爸爸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遇到问题,如果是夫妻间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沟通和平解决;假如是家庭中的其他问题,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一起讨论,全家人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献策;要是遇到了关于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品德。

  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之后,他的归属感也会慢慢地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

▲ 允许孩子为家庭作贡献

   妈妈洗碗时,涛涛跑过去说:“妈妈,我帮您洗吧。”妈妈开始很犹豫,不过在涛涛的强烈要求下,她最终还是同意了。可涛涛并没有什么洗碗的经验,刚拿起一只碗,手一滑就把碗摔到了地上。妈妈立刻皱了眉厉声说:“走吧走吧!净给我添乱!”涛涛一听,委屈极了,只好默默地离开了厨房……

   妈妈这样的做法,会让涛涛感觉自己没有能力,似乎不属于这个家,这势必会导致他没有归属感。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不再心疼妈妈,以后妈妈再让他帮忙做事,他可能还会故意装听不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允许孩子为家庭“作贡献”,让他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提出表扬。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到:这个家是需要我的,妈妈是需要我的。这将能使孩子的归属感得到满足。

▲ 多和孩子一起聊聊天

  缺乏沟通可能是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的最直接原因,我们该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要多和他聊聊天,听听他的心事、烦恼、快乐。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家庭生活的一些情况告诉给孩子,让他了解生活的不易;还可以将我们自己的一些事情告诉他,让我们彼此间都有一个了解。通过这种相互交流,我们要使孩子感觉到,我们是他的避风港,家是他可以放松下来、舒缓心情的地方。

8. 关爱,孩子永远需要,对孩子“说”出你的爱

  

  关爱,说起来很温馨的一个词。我们可能会要求孩子坚强,要求他独立,要求他有毅力,但我们不要忘记,孩子永远都需要关爱。所以,无论何时、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对孩子抱有关爱之心,适当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对孩子“说”出我们的爱。

  曾经有一家网站做过一项调查,题目是“你会对孩子说爱吗”,调查结果显示:75%的父母会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懵懂期时,向孩子表达情感。而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3岁开始上幼儿园后,就很少再直接对孩子表达爱了。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孩子很少甚至从来都不向父母表达感情。

  有的父母说,孩子小时候跟他说“爱”这很自然,可他长大了、懂事了,再要这么说会觉得很难开口。再说,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要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了,就不需要表达了。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是含蓄的,但是面对孩子永远都需要的“关爱”,我们就没必要那么含蓄了,对孩子我们也要有一个“关爱原则”。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爱,去读懂孩子的行为,读懂他的思想,更要读懂他的内心。

  说到关爱,我们可能会说:“关心孩子的冷暖温饱,关心他的学习成长,这些还不够吗?他的喜好、优缺点,我也了如指掌,这还不够关爱吗?”是啊,说起来,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可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我们如此“关爱”孩子,为什么很多孩子还会表现得那样叛逆呢?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乖乖地和我们合作呢?

  由此可见,所谓的“关爱”,并不是简单的“知道”、“了解”,我们必须要让孩子能从心感受得到我们的这份爱,而我们对爱的表达也要有一定的技巧。

▲ 妈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在遇到不同情况时,我们都要能将关爱传达给孩子。比如,他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可以说“你付出了努力,你很棒,妈妈为你骄傲”;他犯了错误,我们也可以说“你的这种做法我觉得不合适,但妈妈爱你,所以我希望你能改正错误”;他遭遇了挫折,我们就说“别怕!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我希望你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的这些“爱的话语”不仅会让我们的关爱尽显无遗,更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温暖。

▲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爱

   说到向孩子表达爱,除了用语言,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用眼神给予孩子鼓励、用拥抱给予孩子温暖、用抚摸带给孩子安心……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和他最为亲近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感受爱。而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表达,不能敷衍他。如果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我们还要蹲下身子与他平视,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 即使相隔有距离,也不要忘记爱的表达

  有的妈妈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和孩子“相隔千里”,此时要表达爱可能在这些妈妈看来就有些难了。毕竟相隔甚远,很多贴心的动作、话语可能都无法及时传达。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参考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

  小焱的妈妈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可是小焱却并没有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原来,妈妈经常和他通电话,母子二人会在电话中互相通报各自的情况,妈妈每次都会在电话里遗憾地说:“宝贝真对不起,妈妈实在太忙了,现在可想你啦!”而小焱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一阵阵地感到温暖,但他总是很男子汉地说:“妈妈没关系!等您回来不就看见我了?”

  后来,小焱和妈妈都学会了网上聊天、视频聊天,母子二人的心贴得更近了。小焱有事时也愿意和妈妈说说,哪怕是犯了错误,他都会主动向妈妈承认。妈妈则会给小焱讲道理、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母子俩的亲热关系,让小焱的爸爸看了好生羡慕。

  距离并不能成为表达爱的障碍,相反的,我们应该让距离成为凝聚爱的重要力量。小焱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如果我们和孩子相隔甚远,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思念,打电话、写信都是很好的传递情感的方式。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网络视频聊天也已经很普及了,妈妈可采用的方式更多了。我们该超越距离,将爱直接传递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 要将爱的原则牢记心间

   所谓爱的原则,就是要求妈妈对孩子一定要“关爱有度”,不能爱得“没有边际”。我们要区分关爱和溺爱的不同,对孩子的关爱是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妈妈的爱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凡事都包办代替,不能所有挫折都替孩子扛下来,不能替孩子解决他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更不能对他言听计从、任其为所欲为……我们要记住这些“爱的原则”,孩子只有在我们正常、合理的关爱之下,才会有健康的身心。

9. 给孩子成功的体验,满足他的成就感需求

  

  13岁前的孩子即将步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希望自己长大,也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从心理学上来看,这就是他对成就感的渴望。

  一般来说,成就感的需求是促进孩子充分发展潜能的一个重要动力。假如孩子失去了这一动力,他的潜能就不可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他也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一位妈妈分享她的教子经验说:

  儿子上初中时才12岁,在班里他是年龄最小的,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比他高大壮实。而且,他的成绩也不算太好。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显得闷闷不乐。

  不过儿子的体育不错,于是我就鼓励他多在这方面进行锻炼。一次学校举行游泳比赛,我抓住时机鼓励儿子也去报名,他犹豫了两天,最后听从了我的建议。比赛当天,我特意去看了,给他加油鼓劲。结果,瘦瘦小小的儿子竟然得了年级第二名,他兴奋不已。

  从那以后,儿子有了自信,我也尽量在各个方面为他创造体验的机会。现在儿子刚进中学时的低落情绪早已一扫而光。

  给孩子成功的体验,让他看到自己的成就,看到自己的能力,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阳光。因为有了成就感,所以他就会勇于挑战自我,他就将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 不要混淆“成就”与“成绩”

  现在一说孩子的成就,很多妈妈直接就想到学习成绩上去了。似乎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他就算是有成就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学习成绩只不过是成就的一个分支,而且很多情况下,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代表已经取得了成就。

  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社会不是只单纯依靠分数来决定一切的,孩子要掌握的东西有很多,他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所以提到“成就”,我们想到的应该是孩子在各方面的成功体验,无论是学习还是兴趣爱好,只要是孩子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都应该算作是他的成就。

▲ 允许孩子尝试某些活动

   孩子要想体验到成就感,就势必要动手;孩子要想成功,总归是要自己去尝试。因此,我们要放开手,多鼓励孩子去接触一些事物,鼓励他参与到某些活动中去。而且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更不要给予他过度的保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支持的态度。

   如果孩子尝试过后失败了,我们不要在一旁讽刺挖苦。比如,有的妈妈可能会说:“看吧,我早就说你不行了。”这样的话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沉重的打击。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即便他失败了,也要看得到他的努力,我们可以鼓励他说:“你肯去努力就已经是成功了。不过也许是我们的方法不太对,也许是我们真的不适合这项活动,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这样的说法既满足了孩子追求成功的渴望,同时也给他留了退路,他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于沮丧。而且这个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 根据孩子能力来设定体验的内容

  在成功体验的设定上,我们需要多动一番脑筋。要尽量找那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体验,千万不要找一些高难度的,或者完全超出了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来。否则,孩子不但体验不到成功,还会因为任务过难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更有甚者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设定恰当的成功体验,要让他取得不断的进步。当然了,虽然体验内容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会让孩子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他也会由于任务太简单而失去想要继续挑战自我的决心。

▲ 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看电视时,节目里讲到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建设。小淳问妈妈:“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呢?”妈妈想了想说:“嗯……不如你自己找到答案来告诉妈妈吧!”

   小淳一听来了精神,他立刻跳下沙发,跑进了屋子。又是上网查资料又是翻书,一番查找之后,小淳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跑了出来,开始一字一句地念给妈妈听。妈妈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最后她夸奖道:“可以啊!我们的小博士!”小淳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聪明的妈妈抓住了一个巧妙的时机,让小淳轻松地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成就感的积累。其实让孩子解决问题,也是在满足他的成就感需求。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会有许多疑问,而我们也可以借机给出很多问题,然后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当一个问题被攻破时,孩子就能体会到成就感。

10. 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

  

  英国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博士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要让孩子尽快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使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分离越早,父母也就越成功。”

  说得简单一些,这就是在要求我们要尽早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要硬起心肠来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幼儿园时,小礼也想要自己穿衣、吃饭,也想跟着妈妈后面学着扫地、浇花,可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一把拉住他,然后说:“乖,你太小,这些你做不了。你想做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帮你做。”妈妈的眼睛时刻看着小礼,也从来都不让他动手,她怕他做不好,更怕他伤到自己。

  现在小礼已经上5年级了。有一天,妈妈洗好了衣服,对小礼说:“帮妈妈把衣服晾到衣架上去吧。”但小礼却没有任何回应,妈妈最后只得自己动手。她一边晾衣服一边埋怨道:“这么大了,让你帮我干点活也不干。”小礼却说:“这种事您之前都不让我做的,我可不会。”妈妈当即无话可说……

  之前妈妈没有和小礼保持距离,所以小礼一直“依附”在妈妈的身上;而后来,当妈妈想要他独立去做什么事情时,他反而不会做了。这样的苦果,只能是小礼的妈妈自己种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对外人,这也是为了要保护我们自身。有的妈妈可能觉得,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有什么必要保持距离呢?和孩子不就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吗?其实不然,我们与孩子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必须要松开我们的手,自己独立行走。

▲ 将注意力平分给所有家人

  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地说:

  儿子上小学前,我和他形影不离,而且我经常会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些事情我也会帮他做好。我以为这样可以给儿子更好的保护,可当他上小学之后,他竟然连作业都要我帮他写。我老公也埋怨我说我对他的关心太少了,对儿子又太溺爱了。我这样关心儿子还不是为了他好?怎么这也成了错了呢?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将这有限的注意力都给了孩子,妈妈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烦恼。因为孩子受到的关注太多,所以他已经变得懒惰了;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受到的关注太少,所以才会有怨言。

  作为妈妈,我们投放到每个家庭成员身上的注意力应该是均等的,不能厚此薄彼。这也是为我们与孩子保持距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否则一旦之前我们跟孩子太过亲密,之后的分离不仅孩子痛苦,我们也会觉得放不开手。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身心更加疲惫。

▲ 给孩子合适的自我空间

   给孩子的自我空间,这里我们加入了一个形容词“合适的”。这个“合适的空间”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最为合适的距离。之所以说是“合适的”,首先这个空间不会太小,我们该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自己能做好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其次这个空间也不能太大,我们总还是要和孩子有“互动”的,他不能只在自己的空间中活动。

   而我们一旦给了孩子这个自我空间,就要允许他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照顾自己、打理生活,还是努力学习、发展兴趣,这些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要将行动的权利交给他。我们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这个私人小空间,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与指导就可以了。

▲ 顺从孩子想要做事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会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对某些事情好奇,当我们经过判断发现某件事情并不存在危险时,就要顺从孩子这种想要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孩子动手之后的结果,无非是成功与失败。孩子的成功代表了他的成长,我们该对此感到欣慰,并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满足他的成就感,还要鼓励他再接再厉;而对于孩子的失败,我们也不要感觉孩子很没用,其实,失败很正常,毕竟孩子还在成长过程中,失败正好能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

11. 别替孩子选择,尊重他的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

  

  关于“霍布森选择效应”,有这样一个很有深意的故事:

  1631年,一位名叫霍布森的英国剑桥商人从事着贩卖马匹的生意。不过,他做生意时却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他通常会对顾客说:“你们可以随便买我的马、租我的马,价格都很便宜。只不过,你们挑选马匹时,只能在门口附近的马匹之中挑。”

  霍布森的马圈设计得非常奇怪,马圈只有一个很小的门,那些高头大马是出不去的,只有瘦小的马可以出去。如此一来,人们在门口挑来挑去,以为自己选择了一匹最好的马,可实际上,自己的选择却被霍布森的规定限制住了。

  后来,人们将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陷入进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样的说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毕竟,如果我们要对比出好与坏、优与劣,都需要广泛的选择,多方比较之后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而且,也只有这种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选择判断,才算是比较合理的。假如我们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去作决定,这样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狭隘而不可信的。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就要将这个问题联想到我们自己身上了,联想到孩子的身上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也给孩子限定了很狭窄的选择空间?有没有不顾孩子的发展,只遵从我们的意愿而让孩子去作决定?

  可能有妈妈就会说了:“13岁前的孩子不过就是个小学生,正是贪玩爱闹的年纪,如果让他选择,还不是除了玩就是玩啊!”这样的说法就太过片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他会开始独立思考,对某些问题开始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他自己的事情,学习、兴趣等等方面他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进行选择了。

  那么,此时我们就该“提防”自己为孩子布下“霍布森选择效应”。

▲ 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当成主导

  我们总是自诩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还以“阅历丰富”为理由,“提醒”孩子我们懂得多,于是我们便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当成是孩子作选择的主导。殊不知,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圈了一个不合适的“马圈”,只让他在一些可能并不在他意愿之内的“马匹”上去选择,我们这样做不恰恰就和霍布森一样了吗?

  人往往都是自己最了解自己,所以我们该让孩子自己去搭设“马圈”,在他想要的各式各样的“马匹”中,选择出他最中意的一匹。我们要克制住想要“控制”孩子的欲望,并将我们的阅历当成是孩子的参考,我们只提供意见和建议,并不提供决策。这样孩子可选择的空间才会变得宽广起来,相信孩子也会考虑到我们所说的,并最终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 给孩子设定一个选择的底线

   虽然我们不赞同霍布森给选择设定了那样狭窄的范围,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允许孩子漫无边际地随便去选择。孩子毕竟还不到13岁,他懂得的东西也还太少,思想远未成熟。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在为孩子设定一个广泛的“选择域”的前提下,还应该为他设定一个合理的选择底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安全、健康、积极的氛围之中去进行选择。

   这个选择的底线,我们要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保证人身安全、不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无论孩子进行怎样的选择、选择怎样的结果,他都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

▲ 提醒孩子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一个下雨天,天气阴冷。早上起床,蓉蓉立刻就套上了她最喜欢的花裙子。妈妈说:“快到秋天了,会冷的。而且下雨也会弄湿的,你应该穿长裤子。”可蓉蓉却不听妈妈的话,妈妈也没再多说。

  结果,下午放学回家,蓉蓉的裙子上满是泥点子不说,还冻得手脚冰凉。妈妈一边给她找换洗衣服和感冒药,一边问道:“同学们夸你的衣服漂亮了吗?”蓉蓉无奈地叹了口气:“唉!妈妈,冷得我光剩哆嗦了,哪里还顾得上美丽啊!大家都穿那么暖和,看我的眼神都跟看怪物似的。以后,我还是‘正常’一些的好啊!”

  一次小小的教训,让蓉蓉彻底记住了“根据天气增减衣物”的原则。妈妈之前没有批评她,也没有强迫她,只是让她自己去承担这个选择的后果,这样的亲身经历将比一切说教都更加管用。

  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还要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此时,我们不能挖苦、批评他,而是要使他自己明白一些道理,并让他将这些道理牢牢记在心底。

12. 信任孩子,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信任效应

  

  有学者曾经进行过一项试验,以研究人们的心理现象。学者让一些记者分别对三组人进行一次演讲,内容是关于“要温和对待未成年人犯罪”。

  记者面对第一组人时,是以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官身份出现的;对第二组则是以一个路人的身份出现的;到了第三组,记者的身份又变成了过去的罪犯。

  演讲结束后,接受实验的人要回答是不是理解了演讲人所说的话。结果73%的人认为法官的话完全能够理解,63%的人认为路人的话也可以理解,而只有29%的人认为罪犯的话勉强可以理解。

  由这个实验可见,对他人的信任度,将决定我们对他的态度,并决定我们是不是会尊重他。正因为我们信任法官,所以才会认真听他的讲话,并理解他的讲话意图;而也正因为我们对罪犯心存芥蒂,因此才会对他的话半信半疑。

  对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信任他,那么他的言语、行为自然也能得到我们的尊重;可相反的,如果我们并不信任他,我们自然会剥夺他的一切权利,同时也就舍弃了对他的尊重。

  就现在看来,我们似乎对信任与尊重的问题并没有太重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过一项调查,内容是“中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则是“说话算数(49.2%)”和“让我平等参与家庭生活(31.7%)”。

  其实孩子最喜欢的,往往就是他最缺少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孩子需要的正是我们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有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积极的心态,追求信任是所有正常人的普遍心理,同时也会成为一个人积极奋发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而且,我们的这种信任,也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 看待孩子要全面

  有的妈妈眼中全是孩子的优点,有的妈妈却恰恰相反,眼睛总向孩子的缺点上瞄。如果说前一种妈妈会使孩子变得自满的话,那么后一种妈妈则会因为对孩子的不信任,而伤害到孩子的内心。

  我们看待孩子应该全面,他做得好的地方就应该去表扬、赞美、鼓励他。至于孩子的缺点,我们也没必要死揪不放,不犯错的孩子是没有的,完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所成长,应该相信他能做好。如果他真的没有认识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帮助他认清楚,一定要减少批评、挖苦一类的话语。这样的全面了解,才是对他的信任。

▲ 对孩子做的事情给出恰当的评价

   信任不是“撒手不管”的代名词,它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依靠。鉴于此,我们就该对孩子做的事情给出一些恰当的评价,好让这个依靠能够坚实有力,让他在这个依靠的帮助下,慢慢地学会独立行走。

   当孩子做得好时,我们除了表扬他,还要了解他已经成长到了怎样的阶段。我们在综合分析之后,就要给出孩子建议,可以告诉他:“你的表现很好,我为你骄傲。如果你能在某些细节地方再认真一些,我想你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孩子出了差错时,我们首先也要肯定他的努力,这也是我们对他的信任表现。如果孩子能自己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这代表他正学着自己承担责任。同时,我们也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失败在所难免,可你的努力却有目共睹。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所以你也要给自己以信心。”

▲ 信任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荃荃的英语成绩一塌糊涂。妈妈看到情绪低落的荃荃,就劝道:“没事的,妈妈相信你。你看你之前不是也努力了吗?不过如果你当初要是听我的就好了,要是能多背点单词,多做几套题,哪至于现在这样?我这不是在说你啊!就是提醒你,你想想之前的复习,除了死看书,你都没做别的,那成绩能上去吗?没事啊!我相信你下次能考好。”荃荃一边听一边皱眉,到最后,她委屈地说:“妈妈,您确定您是信任我的吗?”

  嘴上说着信任,可内心其实却在否定一切,类似荃荃的妈妈这样的做法,相信很多妈妈也做过。信任孩子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这样对孩子绝对不是信任,更没表现出尊重来。我们要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就算他一时没有做好,但我们也要相信他的能力,及时鼓励他勇敢站起来继续前进。

13. 征求孩子的意见与看法,并尽可能地尊重

  

  13岁前的孩子对知识的涉猎范围正慢慢扩大,而他的内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这时的孩子对一切事物不再是懵懂无知,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遇到事情时,他也会思考,并很乐意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这是13岁前的孩子一个普遍的心理,但我们却经常无视或者反对他的这种心理。有时候,我们并不愿意去相信一个孩子的话,这就更谈不上去征求他的意见了。我们该纠正自己的这种想法,对孩子的意见要时刻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

▲ 允许孩子插嘴

   孩子正是因为对我们正在说的事情感兴趣,所以才会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本应该是件好事,因为这代表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可偏有妈妈并不愿意听见孩子说话。

   比如,我们聊天时,孩子会过来插一句嘴,我们就会觉得他不好好看书来插嘴是不对的,于是我们可能就会训斥他,要他闭嘴;有时他又会说出一些和他的学习毫无关系的事情,并就此事情大加评论,我们也会立刻打断他的话,并希望他能“回归正途”……

   先不说对孩子的意见与看法的态度,单就我们的这种随便打断或制止他说话的行为,就已经是对他的不尊重了。无论他说什么,至少我们要允许他说完,之后我们再对他的话的内容要么纠正要么引导,这是对孩子话语权的最起码的尊重。

▲ 正确对待孩子的反对意见

  “小孩子,懂什么!”

  “别瞎说,你才活了多大岁数!”

  ……

  仔细想一想,每当我们从孩子口中听到反对意见时,我们是不是会有类似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思想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势必会产生分歧,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可为什么,与他人讨论时就允许有相反意见存在,而当孩子发表反对意见时,我们就这样不尊重他呢?

  所以,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将孩子看成是和我们平等的个体,对他提出的反对意见,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认真去听他说话,并将他的意见与我们的意见放在同等地位一起去思考。

  如果他的意见的确于我们有利,我们不妨接纳;如果他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我们也不要挖苦他,而是要肯定他这种敢于否定的精神,同时我们还要教他学会明辨是非,告诉他决定一件事情不能只凭意气用事,要综合多方面进行思考。

▲ 别总用无关紧要的事情去征求孩子的意见

  什么是尊重?就是当遇到一些事情之后,我们肯去倾听一个人的想法,肯去认真思考他的建议,这就是尊重。

  生活中我们总看见一些妈妈,美其名曰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可要征求的无非就是“你觉得哪朵花好看啊”,或者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裤子啊”。要知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孩子在幼儿期就已经知道选择了。我们也要承认孩子的成长,看着这个即将迈进13岁门槛的孩子,我们该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所以遇到一些比较正式的家庭问题,我们也不妨让孩子参与进来,听听他的见解,这同时也是在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